去年此日战浑河,败北频仍蹙境多。
未见北尘先解甲,若逢胡骑便投戈。
出关已绝生还梦,应募惟闻浪死歌。
一自上都重失后,人心汹汹奈如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对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进行赏析、分析、理解。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分析。
第一首诗的前四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出关之后所遭遇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去年此日战浑河”,点明时间,说明去年这个时候,诗人曾经在这里与敌人作战过。“败北频仍蹙境多”,写出了当时战事失利频繁,国土被逼得十分危急。“未见北尘先解甲”,意即没有看到敌军的影子就脱下盔甲,说明诗人时刻保持着警惕,随时准备战斗。“若逢胡骑便投戈”,意即如果遇到敌人的骑兵就会立即放下武器投降,这是诗人对敌的软弱和对主上的忠诚的表现。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从出关到应募入伍后所遇到的困境,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出关已绝生还梦”,意即自从出了关以后再也没有回到家乡的梦想,可见他身经沙场,流离失所。“应募惟闻浪死歌”,意即到处招募,只有听到的是战士们为国捐躯的悲壮歌声,可见他身经战场,饱尝生死离别之痛。“一自上都重失后”,意即自从皇帝都城被敌人占领后。
【答案】
【注释】
书边事:指写在书信里的关于边境上的事情。浑河:指今辽宁大凌河。见注①。
北尘:指北方来的尘土,这里比喻敌军。
解甲:卸下铠甲,指放下武器。
投戈:放下手中的兵器,指放下武器投降。
浪死歌:形容士兵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而唱的歌。
上都: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金人曾称其为“上都”。
重失:再次丢失。
汹汹:水流汹涌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扈从至大都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状况。全诗共四首,前两首是作者亲身经历,后两首是他根据别人的经历写的。
第一首诗写诗人出关之后所经历的事。“去年此日战浑河,败北频仍蹙境多。”意思是说去年这个时候,诗人曾经在这里与敌人作战过。“未见北尘先解甲,若逢胡骑便投戈。”意思是说没有看到敌人的影子就脱下盔甲,如果遇到敌人的骑兵就立即放下武器投降。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畏惧心理和对主上的忠诚之心。
第二首诗写诗人从出关到应募入伍后所遇到的困难。“出关已绝生还梦,应募惟闻浪死歌。”“出关已绝生还梦”意思是说自从出了关以后再也没有回到家乡的梦想。“应募惟闻浪死歌”意思是说到处招募,只有听到的是战士们为国捐躯的壮烈悲歌。这一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的担忧和忧虑以及对士兵勇敢杀敌精神的赞美。
第三首诗写诗人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书边事四首”意思是说写了四首有关边境上事情的诗。“去年此日战浑河,败北频仍蹙境多。”意思是说去年这个时候,诗人曾经在这里与敌人作战过,“未见北尘先解甲,若逢胡骑便投戈。”意思是说没有看到敌人的影子就脱下盔甲,如果遇到敌人的骑兵就立即放下武器投降。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畏惧心理和对主上的忠诚之心。
第四首诗写诗人从出关到应募入伍后所经历的事情。“一自上都重失后,人心汹汹奈如何。”“一自上都重失后”,意思是自从皇帝都城被敌人占领后。“人心汹汹奈如何”,意思是说现在朝廷都城被敌人占领了,百姓们心里都很不安,怎么办呢?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局势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