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晚正晴,仙舟如画一毫轻。
空中云接高低树,镜里天浮上下星。
锦缆牵风归鸟断,兰桡摇月睡龙醒。
三更候吏津头立,笳鼓声中道姓名。
晚渡扬子江
浩浩长江晚正晴,仙舟如画一毫轻。
空中云接高低树,镜里天浮上下星。
锦缆牵风归鸟断,兰桡摇月睡龙醒。
三更候吏津头立,笳鼓声中道姓名。
【译文】
浩荡的长江在傍晚时分阳光明媚晴朗,神仙般的小舟轻盈如同画中的美景。
天空中的云朵连接着高高低低的树木,仿佛镜子一样倒映出天上的星星。
红色的缆绳牵引着风,使得归巢的鸟儿惊散了,而蓝色的船帆摇曳着月光,使沉睡中的龙醒了过来。
深夜时分,值班的官吏们在江边守候,听着笳鼓声中传来的姓名。
【注释】
- 浩浩:形容长江水势浩瀚无际的样子。
- 仙舟:指神仙般的小船。
- 一毫轻:形容小船行驶得非常轻快。
- 空:指天空。
- 镜:比喻水面。
- 锦缆:红色或彩色的绳索,用来牵引船只。
- 兰桡:即“兰桨”,古代的一种桨,用香草制成。
- 候吏:等候官吏,这里指守在江边的守卫。
- 道姓名:报告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晚渡场景:诗人乘坐着一艘轻盈的小舟,沿着长江缓缓行进。江面宽阔,阳光明媚,景色宜人;江上的云彩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宛如一副美丽的画卷。
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江水的宽广、船只的轻巧、天空的广阔以及星辰的闪烁等自然景象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妙画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诗中还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乘坐着轻盈的船只,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着宁静的自然之美。这种境界正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