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归隐计非疏,又有聪明狎老渔。
乌啄晴天何处避,采螺阴雨此中居。
风吹柳岸依依在,烟暗湖田漠漠馀。
一笑吴宫春尽沼,不妨身寄水云虚。

【解析】

“功成归隐计非疏”,功名富贵已成,归隐之念不疏远;“又有聪明狎老渔”是说还有聪明伶俐的渔民,与范蠡一样善于经商。“乌啄晴天何处避,采螺阴雨此中居”是说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鸟儿会躲避太阳,去别处觅食,而在下雨天,鱼儿就会躲进水底。这两句是写范蠡隐居时的情趣;“风吹柳岸依依在,烟暗湖田漠漠馀”,意思是春风吹拂下,柳树随风摇曳,岸边柳条依依,而远处的湖田,却笼罩在薄雾之中,朦胧不清。这两句是写范蠡隐居时的景致。“一笑吴宫春尽沼,不妨身寄水云虚”。范蠡笑曰:我何必要像吴王夫差那样,建都于太湖之滨,让春天过去之后,留下一池春水。这样,我就可以在太湖的水面上,像水一样飘浮着,随波逐流。这两句是范蠡对隐居生活的畅想。

【答案】

译文:功成名就后,他选择了一种归隐的生活。聪明的渔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也会寻找食物躲避阳光,到了下雨时,鱼儿们就藏在水底,不肯出来。春风拂面,岸边的柳丝随风轻摇,远处的湖田,被淡淡的烟雾笼罩,显得朦朦胧胧。范蠡在太湖边散步,想到吴国的宫廷,已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自己何必要在吴国都城建都呢?不如像太湖中的水和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飘游。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人以范蠡自比,表达了他退隐江湖、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心境。范蠡功成身退,隐居江湖,这是千百年来流传千古的佳话。诗中作者借范蠡的故事,抒发了自己归隐山林的情怀。首句点明题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一种归隐的生活。第二句紧承上意,进一步说明范蠡为什么有这种归隐生活。第三、四句描绘了范蠡归隐生活的情态: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鸟儿会躲避太阳,去别处觅食,而在下雨天,鱼儿就会躲进水底。这两句是写范蠡隐居时的情趣;风吹柳岸依依在,烟暗湖田漠漠余。这两句是写范蠡隐居时的景致。第五、六句写范蠡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范蠡笑了:“我何必要像吴王夫差那样,建都于太湖之滨,让春天过去之后,留下一池春水。这样,我就可以在太湖的水面上,像水一样飘浮着,随波逐流。”这两句是范蠡对隐居生活的畅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