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斜阳半,虹霓草面生。
有山皆画意,无水不琴声。
薄雾空犹湿,潜蛟影欲呈。
曾闻老僧说,幽险似人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晚过中宿峡”,点明时间地点,为全篇定下了基调:暮色苍茫,雨后山色空蒙,峡口水雾迷离。
颔联上句“虹霓草面生”写彩虹倒影于水中,使水面波纹荡漾;下句“有山皆画意”写山色如画,意境悠远。
颈联“薄雾空犹湿,潜蛟影欲呈”,用一“湿”字形容雾气弥漫;“潜蛟影”即“蛟隐影”。
尾联“曾闻老僧说,幽险似人情”,是诗人由景及人,感慨人生多艰,抒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担忧和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
译文:
雨后天晴,夕阳西下,斜阳半挂在中宿峡,彩虹倒映在江面上,犹如一幅天然山水画。有山皆像画一样,无水不有琴瑟之声。
薄雾笼罩着峡谷,仿佛仍湿漉漉地未散去,蛟龙隐藏在水中的影子似乎正要呈现。曾经听老和尚说过,中宿峡幽险曲折,就像人世一样。
赏析:“晚过中宿峡,雨后斜阳半。”首联描写中宿峡雨后景色。雨后的中宿峡,一片空蒙,阳光斜照在峡口,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一句为全诗奠定基调:傍晚时分,雨过天晴,阳光斜射在峡口,形成美丽的画面。“虹霓草面生”,彩虹倒映在溪水中,如同天上的云彩一般。这一句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有山皆画意,无水不琴声。”第二联描写中宿峡的山水景色。这里的山,都是如画般美丽;这里的水,都像是在演奏一曲优美的乐曲。这两句诗将中宿峡的山水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其中,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和悠扬的琴声。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中宿峡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薄雾空犹湿,潜蛟隐影将。”第三联描写中宿峡的雾气和蛟龙。雾气笼罩着整个中宿峡,使得峡谷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而蛟龙则在水下隐藏身形,只露出一个模糊的影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宿峡的神秘和蛟龙的威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曾闻老僧说,幽险似人情。”末联是诗人由景及人,感慨人生多艰。诗人曾听老和尚讲述过中宿峡的险恶和曲折,就像人生的艰辛和曲折一样。这一句将大自然的险峻与人生的痛苦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担忧和对前途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