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行访到螺山,树拥危楼昼不关。
供奉放来随处所,神仙流落在人间。
岂徒正殿惊番使,实有微辞讽玉环。
我亦牢骚托诗酒,肯骑鲸背一吟闲。
太白楼
青山行访到螺山,树拥危楼昼不关。
供奉放来随处所,神仙流落在人间。
岂徒正殿惊番使,实有微辞讽玉环。
我亦牢骚托诗酒,肯骑鲸背一吟闲。
注释:1.青山:即青山寺,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北。螺山:又名灵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北。2.树拥危楼昼不关:指青山寺的高楼,因树多而显得高耸入云,故说“树拥”。3.供奉:皇帝的侍从官。4.微辞:委婉的言辞。5.玉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6.诗酒:指诗歌与美酒。7.肯:难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游青山寺时所作。青山寺,位于今江苏江宁县西北,唐代名刹之一,为江南著名的古刹。青山寺内,有著名的太白楼。
首联两句写青山寺之景。青山寺,位于今江苏江宁县西北,唐代盛极一时的佛门圣地之一;太白楼,为唐代著名的楼阁建筑,为文人墨客吟咏、聚会之所。青山寺内的太白楼,因李白曾在此饮酒赋诗而得名。青山寺的建筑,依山而建,气势雄浑,楼台亭榭,错落有致。诗人登上太白楼,眺望四周,绿树环绕,白云缭绕,一派清幽景色。诗人登楼远眺,发现青山寺内树木丛生,楼阁掩映其中,仿佛一座天然的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颔联两句描写太白楼上的僧人生活。太白楼上,住着一批和尚,他们在这里过着宁静的生活。这些和尚们,有的在楼上打坐修行,有的在楼下诵经念咒,还有的在庭院里种花养草,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些和尚们,虽然身处尘世之中,但他们却远离红尘烦恼,心境平和宁静。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平淡,但却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颈联两句写太白楼上的僧侣。太白楼里的僧侣们,都是来自各地的僧人,他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同修行。这些僧侣们,有的是为了寻求佛法真谛而来,有的是为了逃避世俗纷扰而来。他们在这里,通过诵经念咒,打坐修行,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些僧侣们,虽然身居寺庙之中,但他们的心却飘向了远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归宿。
尾联两句写太白楼上的诗人。太白楼上,有许多文人雅士,他们在这里饮酒作乐,吟诗作赋。这些文人雅士们,有的是朝廷官员,有的是地方官吏,有的是隐士高人。他们在这里相聚一堂,畅谈诗词歌赋,品味人生百态。这些文人雅士们,虽然身处不同的领域和职位,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志向——追求文学艺术的极致。他们在这里,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这首诗以青山寺为背景,描绘了太白楼上的景象和僧人们的日常生活。诗人通过对青山寺内太白楼的描述,展现了太白楼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太白楼上僧侣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太白楼的自然美,又反映了僧侣们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