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似倾城懒笑颦,紫烟红雾蜀山春。
马嵬何必非唐苑,绛袖分明是太真。
剪彩炫华终见拙,画图精染莫传神。
相如解渴应能否,若使当垆更醉人。
蜀茶花
想似倾城懒笑颦,紫烟红雾蜀山春。
马嵬何必非唐苑,绛袖分明是太真。
剪彩炫华终见拙,画图精染莫传神。
相如解渴应能否,若使当垆更醉人。
注释:
- 紫烟红雾:形容春天的景色像紫烟和红雾一样美丽。
- 马嵬:指马嵬坡,是唐代著名的旅游景点。
- 唐苑:指唐朝的皇家园林,这里指的是马嵬坡附近的皇家花园。
- 绛袖:古代女子的一种服装,红色,袖子宽大。
- 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担任汉武帝的侍从官员、文官。
- 当垆:在古时,垆是一种烧酒的小炉灶,常设在酒馆或旅店中,供人们品尝酒水之用。在这里,“当垆”是指卖酒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蜀地春季美景画卷。诗人以“倾城”为喻,形容茶花的美丽足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仿佛是故意露出微笑的样子。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蜀山,用“紫烟红雾”来形容春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
诗人笔锋一转,指出了马嵬并非唐朝的皇家花园,而是唐代的一个著名景点。这种对比突出了蜀地的迷人之处,使得整首诗更具有吸引力。
在后两句中,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他提到绛袖分明就是太真,这里的“太真”可能指的是杨玉环。这一描述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也增添了诗作的历史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看法。他认为,尽管剪彩炫华的作品可能看起来笨拙,但画图精染的作品却难以传神。这说明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于捕捉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的形式。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蜀地美景的喜爱以及他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