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来书问寂岑,近来惭愧语知心。
无风亦读陈琳檄,有虑难消杜甫吟。
千里路遥同向背,十年人老任升沉。
闻君著述西泠外,鸡豆秋肥烟又深。
柬复钱塘周晓苍
收到你寄来的书信,问候我的近况。
最近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无法向你倾诉心声。
即使没有微风也读着陈琳的檄文,
心中有忧难以消解杜甫的诗句。
路途遥远,我们同在一方,共担风雨;
时光荏苒,十年光阴匆匆过去,
我已年老体衰,升官发财或沉沦下僚。
听说你在西泠桥外著书立说,
鸡鸭鱼肉丰收,秋收时节烟雾缭绕。
劳动来书问寂岑,近来惭愧语知心。
无风亦读陈琳檄,有虑难消杜甫吟。
千里路遥同向背,十年人老任升沉。
闻君著述西泠外,鸡豆秋肥烟又深。
柬复钱塘周晓苍
收到你寄来的书信,问候我的近况。
最近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无法向你倾诉心声。
即使没有微风也读着陈琳的檄文,
心中有忧难以消解杜甫的诗句。
路途遥远,我们同在一方,共担风雨;
时光荏苒,十年光阴匆匆过去,
我已年老体衰,升官发财或沉沦下僚。
听说你在西泠桥外著书立说,
鸡鸭鱼肉丰收,秋收时节烟雾缭绕。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有托招予谒门下者: 有人托付我来拜访您的门下。这里“招”意味着被邀请,“谒门下”指的是拜访某人的府邸或居所。 2. 诗以代柬辞之: 我写一首诗来代替我的名片向您告别。这里的“代柬”意即用诗歌作为书信的替代品,表达我的敬意和谢意。 3. 秪恐负知己: 我担心辜负了您的知遇之恩。“祗”是副词“只”,表示程度;“恐”是恐怕、担忧之意。 4. 沉吟故草莱:
【注释】 十六夜月蚀:十六日晚上发生的月蚀。 兴未已:兴致未尽,意犹未尽。 兹情:这种心情。 陈蔡:地名,在今河南省境内,这里代指黑暗。 悲歌:哀伤的歌声,比喻失意的情怀。 赵燕:指战国时赵国和燕国两个国家,这里借指黑暗势力或邪恶势力。 高明:高超、出众的人。也指明亮的月亮。 遮莫:即使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月蚀的感慨。诗人因感于世事不公,而对月食产生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种药 半亩馀空阔,江烟绿到帘。 药宜春及种,人以病犹淹。 懒灌得泉近,新愁为野添。 山翁贻我谱,分晰尚纤纤。 注释: 种药:种植药材。 半亩:指一亩地,这里用“亩”作为计量单位。 馀:多。 空阔:空旷。 江烟:江上的烟雾。 绿:绿色。 到:到达。 帘:帘子。 药宜春及种:春天播种的药材。 人以病犹淹:人因为生病而耽搁时间。 懒灌:懒于灌溉。 得泉:得到泉水。 新愁:新的忧愁。 为野添:为田野增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情感与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汝祖十二世”意思是:你祖宗有十二代都做大官。“皆为盛世儒”意思是:都是盛世中的读书人。 “文章留在箧
诗句解析: 1. 本是寻常事 - 表示某件事情本应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2. 时艰不易行 - 形容时代困难,行动困难。 3. 外愁攻四面 - 形容内心的忧虑像四面的风一样袭来。 4. 独立似孤城 - 形容自己孤独地站立,如同一座孤城。 5. 野阔猿无迹 - 表示野外宽广,猿猴无法藏身。 6. 天高鹤一声 - 形容天空高远,鹤鸣声响亮。 7. 未能闲数物 - 表示没有时间去细看周围的景物。 8.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马子千招饮”,点明地点和人物,即在马家千的家中设宴饮酒。次句“正想与君饮”,表明自己有邀请朋友同饮的愿望,但因故未得如愿。第三句“君招岂偶然”,是说邀请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情有可原。第四句“北门戎马地”,是说宴会的地点是在北方边关,环境荒凉,形势紧张,因此诗人不能不有所戒备。第五句“陋巷箪瓢贤”,则是说虽然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却能安贫守节,不慕荣利
【注释】 省:看望。先君子墓:指坟墓。素潇洒:一直很清高。魂体尚能全:灵魂和躯体还保存着完整。不肯还家老:不愿回到故乡去。伏虎仙:指仙人。一丘:指坟墓所在的小土山。落日:日落。万恨:无穷的怨恨。春草:春天长出的草。无知物: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青青年又年:年年岁岁青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节时到先祖坟墓前祭扫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写墓地荒僻而孤寂,诗人对坟墓的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 与西宁明府王可亭对奕:与西宁明府王可亭下围棋对弈 不可迷当局:不要被眼前的局势所迷惑 安危不易终:胜败很难预料,结果难以预测 用奇留劫外,得算在心中:运用巧妙策略,使对手陷入困境,自己却稳居不败之地。 漠漠孤亭雨,微微一径风:雨水淅沥,风吹过孤亭,发出沙沙的声音 以兹托幽意,馀橘照人红:以此寄托我的深情,余下的橘子映红了人们的脸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围棋对弈的诗
【注释】烧炉:指烧炭取暖。香烟:指烧炭时冒出的烟。金兽:铜制的香炉。尘埃:指积灰。只合添新炭:应更换新的碳。还堪保旧灰:还能保留旧的木灰。于人能养性:对于人来说,能够养生。为物亦成才:对于物来说,也能够培养才能。寂寞明窗里:在明亮的窗户下,寂静无人。辛勤十载来:经过了十年的辛劳劳作。 【赏析】此诗以“烧炉”为题,写的是作者对火的理解和运用。 “烟歇炉温”,写烧炭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火的热爱。
寄怀申岘山协领 绥江归十日,未过戟门深。 以我秋葭抱,思君明月心。 郊居仍读易,城隔不闻琴。 懒癖知能恕,蛮笺又至今。 注释: 1. 绥江:指四川的嘉陵江。归:回家。十月:指秋季。戟门:即戟门关,是古剑门关口,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内。深:深谷、峡谷。 2. 秋葭:秋天的芦苇。抱:抱住,比喻思念之情。 3. 郊居:居住在郊区。仍:仍然。读易:阅读《周易》(《易经》或《周易》)。 4. 城隔
这首诗是作者为庆祝自己的生日而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看到“故旧凋零过大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叹。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会因为年华老去、地位下降等原因而感到孤独和无助。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寻找新的希望和出路。 “儿曹婚娶正艰难”这句话则是在描绘他身边年轻人的生活困境。在古代中国,婚姻往往受到家族
这首诗是一首咏荷花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艳质泠泠异众芳,一涵冰镜照红妆。 - "艳质":形容荷花的美丽和鲜艳。 - "泠泠":形容声音清雅悦耳。 - "冰镜":比喻荷花的清澈透明。 - "照红妆":形容荷花在水中映出的美丽景象。 译文:美丽的荷花色彩鲜艳,像冰一样清澈透明,在水面上反射出红色的影子。 2.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 “万壑千峰到海边”意思是:无数深谷和山峰都到了海边。这一句写诗人站在海边遥望远处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敕书楼外有青莲”意思是:敕书楼外有盛开的莲花。这句是说诗人看到敕书楼上开满了莲花,便想起了自己与陈亦彭的友情,也暗含着诗人对于陈亦彭的思念。
谢袁参军惠以管将军所馈北京王瓜 王瓜来自帝王都,滋味形容总觉殊。 铁券府中贻贵戚,参军衙里及吾儒。 香微透齿炎蒸尽,寒重归心郁结无。 多谢大夫相厚意,爱予疏懒不吹竽。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友人赠送的美食后所作。诗的首联“王瓜来自帝王都,滋味形容总觉殊。”交代了赠物的来源和特点。王瓜即南瓜,产于我国北方,因产地在北京而得名,又因其味甘而著称。第二联“铁券府中贻贵戚,参军衙里及吾儒
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长沙归后两茫然,犹忆湖秋漠漠烟 - 诗句解释: 诗人在返回长沙之后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仍然记得去年秋天在湖边的景象。 - 关键词注释: "长沙"、"归后"、"茫然"、"湖秋"、"漠漠烟"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迷茫。 2. 官舍共吟曾几月
芭蕉 小雨昨夜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 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 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 多情垂落为书用,却待何人解赠诗。 注释: 1. 小雨昨夜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昨晚的雨水已经停歇,屋檐下传来的淅沥声又随风轻扬。 2. 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内心像红心一样炽热,但难以展开;衣袖在微风中飘动,容易让人觉察。 3. 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