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惟君是所能,百年心事几回增。
山川有象皆康乐,风雅无愁亦少陵。
骑马客来频借箸,趋庭人侍静篝灯。
禺峰倘似南阳好,拟结茅庐得未曾。

《赠陈齐六》是明代诗人梁以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才华的肯定。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不勌惟君是所能: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是您做不到的”,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高度认可。
  • 百年心事几回增:这句话意味着“多年的心事又增添了多少”,可能是指友情或共同经历的回忆。
  • 山川有象皆康乐:描绘了山水之美,暗示环境之和谐宜人,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
  • 风雅无愁亦少陵:在这里,“风雅”可能指的是高尚的品德或文化修养,“少陵”则是杜甫的字号,表示即使面对生活的困难也能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态度。
  • 骑马客来频借箸:描述了一位骑马而来的客人频繁地借用着筷子,这个动作可能象征着交流和讨论,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 趋庭人侍静篝灯:描绘了一个人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书的情景,可能是在夜晚,灯光下的学习让人感到宁静。
  • 禺峰倘似南阳好:这里的“禺峰”可能指代一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而“南阳”通常与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寓意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或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结茅庐得未曾:最后的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设想,即希望能够像诸葛亮那样隐居,但还没有真正实现这一愿望。
  1. 译文
  • 不勌惟君是所能:我没有什么是不能依靠您的。
  • 百年心事几回增:多年积累的心事又增加了多少。
  • 山川有象皆康乐:山川之间都充满了欢乐的景象。
  • 风雅无愁亦少陵:即使面对困境也不失为高洁之人,体现了杜甫的精神风貌。
  • 骑马客来频借箸:有一位骑马而来的客人频频地用筷子。
  • 趋庭人侍静篝灯:有人正在书房中安静地读书。
  • 禺峰倘似南阳好:如果禺峰能够像南阳一样美丽就好了。
  • 拟结茅庐得未曾:我也曾想象过隐居的愿望,但现在还没能实现。
  1. 注释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赞赏、对共同经历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1. 赏析
  • 对朋友的赞赏:梁以壮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钦佩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可。这种赞美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之间友谊的一种肯定。
  • 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风雅无愁”和“少陵”等词语,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中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拟结茅庐得未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也是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

通过对《赠陈齐六》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也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生活态度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