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艳不耐风,松坚不籍雨。
人生几变更,迅电讵入土。
毋为大行獶,轻试自伤努。
刍狗爱岂终,巴蛇以象取。
为乐自有初,北门亦何窭。
饥屑药为糇,渴饮木为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标题、重点句子等分析概括,最后注意从语言、技巧、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松树、刍狗、巴蛇三种事物,来表明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认识,以及在逆境中应保持的乐观态度。
1.槿艳不耐风,松坚不籍雨。
槿:一种植物名。槿艳:即槿花。槿花虽艳丽,但经不起风吹日晒,所以不能持久。松树虽然坚固,但却不需要雨水来滋润它。槿花的“艳”与松木的“坚”,都是相对的。槿花的“艳”与松木的“固”,都是相对的。槿花的“艳”与松木的“坚”,都是相对的。槿花的“艳”与松木的“固”,都是相对的。槿花的“艳”与松木的“固”,都是相对的。
2.人生几变更,迅电讵入土。
人生如闪电般短暂,瞬息即逝,无法长存。
3.毋为大行獶(lù),轻试自伤努。
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之利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大行獶:指贪图利益。“轻试自伤努:指因贪图一时之利而使自己受到伤害。
4.刍狗爱岂终,巴蛇以象取。
刍狗:用草扎成狗形的祭品,用来祭祀时焚烧掉。巴蛇: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5.为乐自有初,北门亦何窭(lù)。
快乐是有始有终的,就像那北门一样,并不缺乏。
6.饥屑药为餤(zhǎn),渴饮木为乳。
饥饿时吃下的药物能充饥,口渴时喝下的树汁能解渴,说明自然界万物都各有用处。
7.赏析:
全诗以松柏、刍狗、巴蛇三种事物作比,借物喻人,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认识,并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应该保持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
【答案】
译文:
槿树的花鲜艳却不耐风吹雨打,松树的根坚实却不用靠下雨来滋润。人的一生常常发生变化,像闪电一样的短暂,无法长久。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之利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刍狗:用草扎成狗形的祭品,用来祭祀时焚烧掉。巴蛇:传说中一种会吐火的长蛇。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为乐自有初,北门亦何窭:快乐是有始有终的,就像那北门一样,并不缺乏。饥屑药为餤(zhǎn),渴饮木为乳:饥饿时吃下的药物能充饥,口渴时喝下的树汁能解渴,说明自然界万物都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