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彼中野,靡靡令心忧。
四顾漭无人,但见林与丘。
高台多悲风,沧海转洪流。
走兽骇丛莽,号鸟求匹俦。
顾兹震心魄,欲去将何求。
古来贤达人,高视隘九州。
若士处大荒,邈然谁能侔。
阮生蓬池上,于世若云浮。
嗟哉愚蒙者,眷恋区中谋。
雍门泣孟尝,牛山悲爽鸠。
闇彼代谢理,涖物恒怨尤。
黄鹄摩霄举,螣蛇乘雾游。
斥鸠尔何陋,枋榆徒啾啾。
知自有大小,达观德弥优。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自然景象的感叹。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我行走在野外中,心中充满忧愁。
四周望去一片空旷,只有森林和山丘相伴。
高高的台榭上吹过悲伤的风,大海正在涌动。
走兽在丛林中惊慌,鸟儿在寻求伴侣。
看到这些景象让我震惊,我想离开却不知去向何方。
自古以来贤达之人,他们高视阔步俯瞰着九州。
那些有才华的人生活在大荒之中,邈然谁能比拟他们?
阮生在蓬池之上,像云一样飘浮在世界之外。
唉!愚蠢无知的人,只眷恋着区中的谋算。
雍门弹琴泣诉孟尝君,牛山悲鸣的鸟在叫唤。
他们不懂得万物更替的自然之理,总是怨恨世间万物。
黄鹄直冲云霄,螣蛇在空中乘雾而行。
斥鸠虽然渺小却也有其特色,而枋榆只是不停地叽叽喳喳。
人应当懂得各有各的大小,只有达观才能更加优秀。
赏析:
这首诗以“杂诗”为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自然景象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生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野外中行走的情景,心情忧郁。这种情绪贯穿全文,成为诗歌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靡靡令心忧”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诗人转向自然界的景象。他看到了四顾茫然的旷野,只有森林和山丘相伴;看到了高台之上吹过的悲伤风声,以及大海正在涌动的景象。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美,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走兽和鸟儿的生活状态。走兽在丛林中惊慌失措,鸟儿在寻求伴侣。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动物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同时,这些描写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
诗人转向人类的生活状态。他看到了一些贤达之人高视阔步,俯瞰着九州;也看到了那些有才华的人生活在大荒之中,邈然谁能比拟他们。这些描写既体现了人类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诗人还通过一些典故和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例如,他提到了雍门弹琴泣诉孟尝君的故事,以及牛山悲鸣的鸟叫声。这些典故和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景象的描述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感慨和思考。它既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又富有艺术表现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