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直上最高峰,踏破烟岚路几重。
山峭似当人面起,云生偏觉杖头浓。
闲看株树巢归鹤,坐拾昙花制毒龙。
翘首九阍何处是,自怜疏散类云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登飞来峰》。诗中描绘了登上山峰后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

“登高直上最高峰”一句描绘了诗人攀登山峰的壮志豪情。这里的“登高”指的是登上山峰,“直上”则表示向上攀登的动作。诗人选择在清晨时分出发,以期能更好地欣赏到山间的美景。

“踏破烟岚路几重”一句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这里的“踏破烟岚”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崎岖,而“几重”则暗示了山路的曲折复杂。尽管道路艰险,但诗人却毫不畏惧,坚定地向前迈进。

第三句中的“山峭似当人面起”展现了山峰陡峭如刀削斧劈的景象。这里的“山峭”形容山峰的高耸陡峭,仿佛可以触及;“似当人面起”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高度和险峻程度。

第四句“云生偏觉杖头浓”则是诗人在攀登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独特的体验。这里的“云生”指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而“杖头浓”则是指随着登山的高度逐渐升高,云雾也逐渐变得浓厚起来。这样的描述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闲看株树巢归鹤”一句则是诗人在欣赏山间美景时所观察到的一种和谐景象。这里的“株树”指的是生长在山林中的树木,而“巢归鹤”则是指那些栖息在树上的白鹤。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坐拾昙花制毒龙”则是诗人在攀登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奇特的体验。这里的“昙花”是一种珍稀花卉,而“制毒龙”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秘力量。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了他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翘首九阍何处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之情。这里的“九阍”指的是古代传说中通往仙界的九重门,而“何处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神秘之地的探寻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登飞来峰过程中所见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神秘的传说色彩,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与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