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中垒业,父子世传经。
掌摘金茎露,光分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
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寿钟台刘明府兼贺举子汉家的中垒府,父子世代传承经。
掌摘金茎露,分光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
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是一首祝贺友人之子科举及第的诗。全诗以赞美的语气,对主人公及其子的成就和才能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敬佩。
汉家中垒业,父子世传经。
掌摘金茎露,光分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
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寿钟台刘明府兼贺举子汉家的中垒府,父子世代传承经。
掌摘金茎露,分光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
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是一首祝贺友人之子科举及第的诗。全诗以赞美的语气,对主人公及其子的成就和才能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敬佩。
夜坐 高台夜危坐,纤月破新晴。 半落双银汉,平分列雉城。 香炉欹枕阔,小筑畏人成。 不尽凭阑意,微闻吹笛声。 注释: 1. 高台夜危坐:在高台上夜晚坐着很危险。 2. 纤月破新晴:纤细的月光冲破了初晴的天空。 3. 半落双银汉:月亮的一半像银色的银河一样悬挂着。 4. 平分列雉城:月亮平分地照在雉鸡形状的城市上。 5. 香炉欹枕阔:香炉倾斜靠在枕头上,显得很大。 6. 小筑畏人成
赠小沙弥 少年吾等在,公已大禅家。 况复能文藻,何妨斗丽华。 云垂方外钵,露挹佛前花。 我亦夸元度,因风到若遮。 【注释】 - 1. 我等:指作者自己和同伴。 - 2. 禅家:出家人的统称。 - 3. 文藻:文学才学。 - 4. 丽华:美丽的女子。 - 5. 云垂方外钵:形容僧人云游四方。 - 6. 露挹佛前花:形容僧人虔诚地为佛像洒水敬香。 - 7. 元度:即李白。 - 8. 因风到若遮
【注释】 斋居:指幽静的书房。美人:这里指美女。柴门:指简陋的门户。双屐:两脚穿着木屐。一尊:一杯酒。素具:指简单的饮食。苍童:指年幼的儿子。盛:装在容器里。瑶佩:美玉制的佩饰。小琼:美玉。 【译文】 书房中静寂无人,下午时分阳光明媚,院子里长满茂盛的苔藓,简陋的门户也显得宁静而古朴。 一双木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随意打开一瓶酒畅饮。简单的食物有葵菜笋子和橘子梅子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益。李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以其豪放、慷慨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绘边疆风光的壮丽诗篇,也有表达将士们英勇报国的壮怀激烈之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昨夜微霜著草斑,胡云吹雁断天山。”描述了昨夜的天气情况。微霜覆盖着草地,使得草上的露水凝结成霜。胡地的云彩在高空飘荡,吹过天山,仿佛要把天空也吹破。 - 第二句“几人列戍屯沙漠
注释: 夏日过水帘顾赏亭:在夏天的时候,穿过水帘的景色让人感到愉悦。 性癖耽幽赏:我的性格喜好欣赏幽雅的风景。 孤亭背郭高:这个孤亭位于城郭的背面,显得格外的高耸。 望疑玄草地:望着远处,我似乎看到了玄色的草地。 兴似竹林豪:我的兴致仿佛像竹林中的豪士一样高昂。 池水凉生月:水池的水因为月光而变得清凉。 松风晚带涛:松树的风声在晚上带来了大海的声音。 卷帘无一事:我放下了帘子,什么事情也没有。
赠欧少年 谁自夸年少,交能不有家。 多君擅词藻,于我挹芳华。 斗焰寒双锷,龙文合五花。 悠悠嗟世路,共许事还赊。 注释: 谁自夸年少,交能不有家。 —— 谁说谁年轻就可以夸耀,朋友之间没有家庭关系呢? 多君擅词藻,于我挹芳华。 —— 你擅长辞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斗焰寒双锷,龙文合五花。 —— 在熊熊烈火中,你如同双刃的利剑;你的名字如同龙文一般,充满了光彩。 悠悠嗟世路,共许事还赊。
【注释】 出关:离开京都。潘孺朗:即潘子真,名孺朗,宋人,有《绮绚堂记》。次郑太史韵:以次(按次序)为郑太史诗的韵脚。潘孺朗是诗人的友人,曾作《绮绚堂记》,诗人曾作《过潘孺朗绮绚堂次郑太史韵》诗相和。 谪神仙:指被贬谪为仙人。别院:指潘孺朗的绮绚堂。小洞天:指潘孺朗的绮绚堂。作赋:指诗人的《过潘孺朗绮绚堂次郑太史韵》诗。自知惭锦绣:诗人自认为写的文章不如锦绣。 嫏嬛:传说中女仙名。当窗雨沫
【注释】: 园中即事 园林暴雨富,料理拂长笺。 鼓吹喧蛙部,池青选荇钱。 云疑侵帙润,翠欲逼衿眠。 更有南来好,当歌一纵弦。 【赏析】: 此诗写雨后园中的景色与心情,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喜爱。 首句“园林暴雨富”,描写了暴雨之后,园林景色更加美丽的景象。第二句“料理拂长笺”,则描绘了诗人整理书稿的情景。第三句“鼓吹喧蛙部”,则描述了雨后的鼓乐声和蛙鸣声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启明所作,以描绘棋墅之战的英勇场景为题材。下面逐句进行解释和赏析: 1. 何来蠢动扰荒要,飞将龙旗下绛霄。 - 注释:这里表达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壮观景象。"何来"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骚动,"蠢动"指的是敌人的动作或动静。"扰荒要"则是指扰乱了重要的区域或地点。"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而"龙旗"通常代表军队,所以这句话可能是在夸赞军队的威武
【解析】 本诗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自洛阳赴江陵(今湖北江陵)任司马时所作。此诗首联“一月往返两经飞来寺”,写诗人在一个月内,两次经过飞来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重过山寺赋离骚”,用屈原《楚辞·离骚》中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颈联“敢是寻盟于气象,却将幽意问松涛”,运用拟人手法,借松涛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尾联“山花别我犹馀黛,江柳迎人未著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解释: 第一联:“气凛山河壮,名高带砺长。” - 气凛山河壮:形容人的气概如同山岳一般雄伟壮观。 - 名高带砺长:意指名声崇高到如砺石磨过一般久远。 - 注释:这里的“山河”和“带砺”都是比喻人的伟大和不朽。 第二联:“衣冠仍竹帛,俎豆类桐乡。” - 衣冠仍竹帛: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和文献仍然被保存在竹简和丝绸之上。 - 俎豆类桐乡
诗句释义 1 "客思" - 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不知行迹暮,江上已徂秋" -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行程和时间的不确定感,以及秋天的到来。 3. "客子关山外,美人天际头" - 描述了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在遥远天边的爱人。 4. "霜月孤逾白,银河冻不流" - 描绘了一幅清冷的夜晚景象,霜月洁白,银河冻住不动。 5. "佩刀看欲试,谁复怯衾裯" - 表达了诗人想要展示自己的勇气
【注释】 1. 鲁公:指唐玄宗,字“开元”。 2. 生事拙:生活不顺利。 3. 于我亦忧煎:也让我担忧。 4. 口给非为佞:说些话不是想谄媚。 5. 冠危自进贤:帽子危险了就自己提升贤人。 6. 荒阳时讼酒:在荒废的太阳下有时喝酒消愁。 7. 断肉一谀禅:吃素食也是为了向佛祖表示虔诚。 8. 且莫烦交谪:暂且不要被降职。 9. 相过说有年:互相往来说说过去的事。 【赏析】 诗是诗人在贬官期间所写
晚眺 有约舒林眺,亭云带雨痕。 元探深茗碗,时事一荒屯。 暝色归驯鹤,钟声习定猿。 冷然成独往,应在别乾坤。 注释: 1. 有约舒林眺:约定去森林中眺望。 2. 亭云带雨痕:亭子上的云彩像带子一样带着雨水的痕迹。 3. 元探深茗碗:原本在品尝着深茶。 4. 时事一荒屯:时事已经变得非常荒凉。 5. 暝色归驯鹤: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归巢的鹤也变得温顺。 6. 钟声习定猿:寺庙里的钟声悠扬宁静
飞来寺留别二首 底事乘骢又出山,诸天仍锁翠微关。 前途敢拟千秋事,信杖宁输半日闲。 酒政风生霜并肃,茶烟露冷鹤初还。 相看仗剑横双眼,万里西风吹客颜。 注释:为什么又骑着马出来呢?诸天神山依然把门关住。我不敢想象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拄着拐杖怎么能有闲暇? 酒政的官员们正刮起寒风和霜雪,茶馆里飘来的茶香让人清醒;早晨,一只仙鹤从寒冷的北地归来。 我们两人并肩站立,眼中映出彼此的剑光。我忍不住感叹
《飞来寺留别二首·其一》是明朝梁元柱的作品。以下是该诗句的原文、译文和注释: > 原文: > 频年孤剑倚江干,自笑风流旧汉官。 > 入座花香回槛曲,挥毫霜气染林端。 + 译文: 多年未出仕,如今再次提剑站在江边,自嘲自己曾经是一个风流的官员。入座时,花香四溢,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庭院中,挥笔泼墨,霜气弥漫到树林的边缘。 + 注释: - “频年”:多年,长时间。 - “孤剑”:独自佩带的宝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