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事忘飘泊,万里惊涛此独眠。
石角吹流鸣夜月,江门掩浪锁朝烟。
孤帆远指青天外,尊酒谁过白雁前。
却笑艕人催晓发,蓑篷犹系小渔船。
【译文】
在马当泊夜宿,面对万里惊涛,我独自入睡。
夜半听江水石角传来的波涛声,月色朦胧中,江门掩映着波浪,仿佛是烟雾被锁住。
孤帆远指青天外,尊酒谁过白雁前?
船夫催促晓发,我仍然系上蓑衣的篷绳,继续小渔船的劳作。
【注释】
- 天涯:天边。
- 何事:为什么。
- 飘泊:漂泊。
- 石角:岩石的角落。
- 流鸣:水流发出的声音。
- 朝烟:早晨的雾气。
- 孤帆:单独航行的小帆船。
- 艕人:船上的人或水手。
- 却笑:嘲笑的意思。
- 艕(fú):船桨。
【赏析】
《夜泊马当》,这是一首描写夜晚停泊于马当山脚下的诗作。马当山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鄂州市西南。诗人乘船停泊于此,夜深了,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感到有些惊心动魄。他看到岩石上的浪花飞溅,听到江水拍打岸边的哗哗响声,觉得十分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诗,抒发内心的悲凉之情。
首联“天涯何事忘飘泊,万里惊涛此独眠”点明题意,直抒胸臆。“天涯”,即天涯海角;“忘”,就是忘却,忘记的意思。“飘泊”,是流浪奔波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漂泊不定。诗人写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在外,而此刻又停泊在马当山脚下,面对着滚滚长江,心中不由得泛起阵阵涟漪。“万里惊涛此独眠”一句,更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无奈。诗人站在岸边,望着眼前这浩瀚的大江,听着江水的轰鸣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愁绪。他想到自己的身世飘荡不定,就像这万里长江的水一样,没有止境,也没有归宿。这种心情是多么地让人难以言喻啊!
颔联“石角吹流鸣夜月,江门掩浪锁朝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景象。“石角”,指的是岸边突出的岩石;“吹流”,是指风中的水流;“鸣”,是形容声音大、响亮。“夜月”即夜色中的月亮,“朝烟”则是日出时的云雾。诗人看到江水从岩石的角落中奔流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如同夜幕下的月光一般明亮;而江门一带又被波浪封锁,仿佛是被一层薄雾所笼罩,显得朦胧而神秘。这里的“吹流”、“鸣月”、“掩浪”、“锁烟”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和静谧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世界。
颈联“孤帆远指青天外,尊酒谁过白雁前”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孤帆”,是孤独的船帆;“远指”,是指向远方;“青天外”,是指天空之外的地方。诗人看到远处的船只正驶向远方,似乎在告别这个世界;而尊酒则无人能够品尝,只能与白雁共饮。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如白雁一般,而我们却常常被世俗所束缚,不能像它们那样自由地飞翔。
尾联“却笑艕人催晓发,蓑篷犹系小渔船”以反问的方式收束全篇。“却笑”,是反语,表示讥讽;“艕人”,指船上的人或水手;“小渔船”,是指诗人所乘坐的那艘小船。诗人看到船夫催促自己早起出发,而自己仍然系着蓑衣的篷绳,继续小渔船的劳作。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他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仍然保持着乐观和豁达的态度,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情感都是非常真实的,读来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