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讲经术,斯文将在兹。
自因憎薄命,不肯受人知。
风雪藏书夜,泉台结梦思。
谁怜后死者,生事欲何为。

【注释】

挽袁莞沙少参:挽,是悼词的意思;莞沙,指袁莞沙;少参,即小官。袁莞沙曾任小官,死后作者为他写此诗哀悼。

束发讲经术:束发,束起头发,表示年轻;讲经术,研究经学。这里指袁莞沙年轻时就专心研究经书,很有才学。

斯文将在兹:斯文,这里指文化、学术或学问;在,存在、在于;兹,这里。指袁莞沙的学问将永远流传。

自因憎薄命,不肯受人知:自,自从;因,因为;憎,讨厌;薄命,短命、命运不好;肯,愿意;受,接受;人知,为人所知;知,认识、了解。这里指袁莞沙厌恶命运不好,不愿为人所知。

风雪藏书夜,泉台结梦思:风雪,风霜和雪花;收藏书籍,夜晚读书;泉台,传说中的仙人墓地。结梦思,做梦见自己来到泉台与仙人对话。这两句的意思是,袁莞沙夜晚在风雪中读书,梦见自己到了泉台与仙人对话。

谁怜后死者?生事欲何为?:谁,什么;怜,可怜;后死者,后来的人;何为,干什么;生事,活着时做的事情。这一句的意思是,谁可怜我这种后来死去的人呢?活着时的事情又该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袁莞沙写的挽诗。

诗的前四句主要回忆袁莞沙少年时代专心于学问的事迹。诗人说:“束发讲经术,斯文将在兹。”意思是说,少年时代的袁莞沙专心于学问,其学问将要流传于后世。“斯文”在这里指代的是学问。

接着诗人写到袁莞沙的不幸遭遇,“自因憎薄命,不肯受人知。”意谓袁莞沙因为命运不好而厌恶被人知道。“薄命”,指命运不好,多指早逝或英年早逝。“不肯受人知”,不愿意被人了解、知晓。

第三、四句是说袁莞沙虽然命运多舛,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风雪藏书夜,泉台结梦思。”意为他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仍刻苦攻读,梦中还去泉台与仙人对话。“风雪”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艰难困苦;“泉台”是传说中的仙人墓地,这里借以比喻高远的理想境界;“梦思”,梦境中的思念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袁莞沙命运坎坷,但他仍然勤奋学习,并把实现高远理想的心愿带到了梦中。

最后两句是说,现在他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该由谁来继承呢?“谁怜后死者?”“后死者”,指那些后来死去的人,这里暗含了作者对袁莞沙去世的惋惜和哀悼。“生事欲何为?”“生事”,指生前所从事的事业;“何为”,做什么。“欲何为”,想要做什么。这两句是说,现在袁莞沙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他生前所做的事该如何去做呢?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好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一生事业成就的肯定,同时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