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传经愿不违,海阳芹藻有光辉。
苏湖二代吾何有,邹鲁诸生谁与归。
绛帐笙歌聊自适,春盘苜蓿顾应肥。
莫嫌官冷淹黄绶,暂借毡堂伴彩帏。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刘向传经愿不违,海阳芹藻有光辉。”
- 解释: 这里指的可能是诗人对刘向(东汉著名学者、文学家)的敬仰。刘向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曾为《楚辞》作注,并编纂了《列女传》。诗中的“传经”可能暗指他传播儒家经典的贡献。而“海阳”和“芹藻”都是比喻,海阳可能指的是海边的城市如广州(古称海阳),而芹藻则常用来比喻才学或美德。这里的光辉暗示了刘向所教授或影响的广泛和深远。
- “苏湖二代吾何有,邹鲁诸生谁与归。”
- 解释: “苏湖”可能指的是苏轼和黄庭坚,他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这里的“二代”可能是指他们的后代。诗人自问自己是否有机会与这些杰出人物为伍,表达了一种对知识传承和学术交流的向往。
- “绛帐笙歌聊自适,春盘苜蓿顾应肥。”
- 解释: 绛帐可能指代的是某种学术环境或是某个特定的场所,其中“笙歌”代表宴会中的娱乐活动。诗人在这样富丽堂皇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和美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春盘苜蓿”(春天的野菜,常用于宴会,象征丰盛和自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即“顾应肥”所表达的对物质生活无忧的满足感。
- “莫嫌官冷淹黄绶,暂借毡堂伴彩帏。”
- 解释: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官职冷清的不满以及暂时借助他人之便的想法。黄绶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标志,表示其官职等级。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自己的无奈和寻求帮助的心态。而“暂借”则意味着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更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译文:
在刘向的时代,我渴望不违背他的教导,在海阳这片地方,我的才学像芹藻一样闪耀。
虽然我不是苏湖的后代,也不是邹鲁的学生,但我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里,我可以享受到华丽的宴会,享用美味的菜肴,如春盘上的苜蓿一样丰盛。
不要嫌弃我现在的职位冷清,暂时借用这里的毡堂作为我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个人地位和生活环境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刘向、苏轼和黄庭坚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学问和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自身的境遇与古人的成就,诗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此外,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暂时依靠他人以求得更好生活的微妙心态。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现实的态度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