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溪光一曲花,船头箫管并筝琶。
徘徊花里无人见,不觉湖西日已斜。
【注释】幼宁兄:即杨幼宁,杨巨源的堂弟。李豹奴:名未详。张秋姬:即张仲蔚,字秋夫,是杨巨源的外甥女。湖西:即西湖。
【赏析】《全唐诗》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据诗中的“幼宁兄”和“李豹奴”,可知是杨巨源的作品。杨巨源(727—809),字慎之,华州华阴(今陕西渭南)人,唐代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尤善五言律诗和绝句,与钱起、刘长卿、韦应物齐名,称“大历十才子”。他的诗多写送别、羁旅、山水田园之情,风格清朗闲淡,语言清新俊逸,不落俗套。
这首诗是杨巨源游西湖时所作。首句写泛舟采莲的景色。“一曲”二句写泛舟采莲的情趣。船头有箫管伴奏,又有筝琶相和,乐音缭绕,十分悦耳动听。“徘徊”二句写游兴未尽,日已斜照的情景。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了泛舟采莲时的美好情景。诗中用“一曲”二字形容水声,“花”指荷花,“船头”“并”都写出了游船在水上荡漾的情景,而“并”字又突出了箫管、筝琶合奏的热闹场面。
诗以写景开始,写泛舟采莲时所见的湖光山色。“一曲溪光”四字总写湖上泛舟所见,一个“曲”字点出曲折蜿蜒之意,也暗示了泛舟采莲时的乐趣。“船头”二句写泛舟时的情态。船上有人吹箫、弹筝、拉琵琶,其乐融融,令人陶醉。一个“并”字写出了乐曲的和谐,使人感到音乐的美妙。
“徘徊”二句写游兴未尽,日已斜照的情景。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游兴未尽,又写出了日已斜照,使全诗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此诗写泛舟采莲时所见美景及游玩之趣。前六句皆写景,后两句写游兴未尽。前六句写景,先从湖光写起,然后转入花光,最后写到日暮。中间两联则分别写了船行之快,以及船上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