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把岩廊博险程,自知来往颇分明。
从教岁事更新故,未必天涯废送迎。
心为怀家多远梦,道非师古敢冥行。
孤灯的的真无赖,对客寒花彻夜荣。
丙午除夕
笑把岩廊博险程,自知来往颇分明。
从教岁事更新故,未必天涯废送迎。
心为怀家多远梦,道非师古敢冥行。
孤灯的的真无赖,对客寒花彻夜荣。
注释:在山崖上开凿石室,攀援着险峻的山路来游览。自己清楚往来的路径很清楚。即使年年岁岁都如此,也不会废弃送别和迎接的礼节。因为心里想家远,所以做了许多远大的梦想。既然不是学习古代的圣贤,就不敢盲从地盲目效仿他们的言行。只有一盏孤独的灯火,却显得非常无赖,对着客人彻夜开放着,直到花谢。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流寓桂林时,以纪实性笔法写除夕之夜的情景。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异乡生活的独特感受。
首联“笑把岩廊博险程”,言笑之间,诗人攀登岩廊,领略险程之景;“自知来往颇分明”则表明作者自感游历之路,虽迂回难辨,但自有其意义与趣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畅游的愉悦心情和对旅途艰辛的认识。
颔联“从教岁事更新故”,表达了诗人面对新年到来,即便内心希望时光停滞,也希望旧日的一切如常不变的愿望。这里的“从教”是任由的意思,透露出一种无奈。而“未必天涯废送迎”则是说,尽管诗人可能觉得岁月变迁带来的一切令人疲惫,但依然不会放弃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颈联“心为怀家多远梦,道非师古敢冥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家之情。他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乡。同时,他也不盲目追随古人,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这两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他在异乡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尾联“孤灯的的真无赖,对客寒花彻夜荣”,以“孤灯”为线索,描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生活场景。这里的孤灯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光,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而“对客寒花彻夜荣”则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与客人共度时光的情景,尽管环境寒冷,但诗人的心情却是温暖而充满生机的。这两句通过对比映衬,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温暖并存的生活状态。
本诗以纪实性笔法勾勒出除夕之夜的景象,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家园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异乡生活的复杂情感。诗中的“孤灯”、“寒花”等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