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儿恰恰听来堪,芝草联畦味正甘。
莫把莺儿打教去,山人留伴采芝蓝。
注释:
莺儿在水坑边上啼叫,听起来非常悦耳。芝草生长在一起,味道非常甘甜。不要将鸟儿打走,让我们一同采芝蓝。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在水坑边欣赏莺儿的啼鸣,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同时,他还看到了生长在一起的芝草,品味到了其甘甜的味道。然而,他并不希望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色被打扰,而是希望人们能够留下陪伴他一起享受这片美景。
莺儿恰恰听来堪,芝草联畦味正甘。
莫把莺儿打教去,山人留伴采芝蓝。
注释:
莺儿在水坑边上啼叫,听起来非常悦耳。芝草生长在一起,味道非常甘甜。不要将鸟儿打走,让我们一同采芝蓝。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在水坑边欣赏莺儿的啼鸣,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同时,他还看到了生长在一起的芝草,品味到了其甘甜的味道。然而,他并不希望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色被打扰,而是希望人们能够留下陪伴他一起享受这片美景。
【注释】 晓发:清晨出发。开建: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 薄:迫近,临近。归袂:指归途的衣袖。拂云汀:指云雾缭绕的江中汀洲。 主客:主人与客人。编氓户:编著户籍的平民百姓。玄纁:古代祭祀用的黑色丝带。众鸟翎:指各种羽毛。 兴:兴起,兴起之念。添:增添。喜脱:喜欢摆脱掉。簿书:文书、簿册。仍:仍然。奸蠹:奸邪蛀虫。剔:清除。残樽:空酒壶。愧:惭愧,感到内疚。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清晨离开开建
贾太傅祠 贾太傅,名谊,字彦直。洛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后汉书》记载他“有俊才博辩”,曾为曹操主簿。建安初(196-205),袁绍与曹操争夺北方霸权,贾谊以主簿身份随曹操南征,因功迁为执金吾。曹操死后,受遗诏辅政,任丞相、录尚书事,封爵西平县侯,食邑三千户。曹丕代汉后,进位相国,封魏公,加九锡。文帝时,徙封梁国,食邑六百户,加侍中,行三司事。曹芳时,改封陈留郡公
【注释】 重过封川:重游封川,即回到封川。封川: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南。 伐竹声犹在,悬车敛暝川。伐竹:指砍伐竹子制作车轮,以备老人需要时使用。 悬车:指将车子悬挂起来,表示不再乘用。敛暝川:指天黑下来。暝:昏暗,天黑。 驿阴孤艇系,天际一人旋。驿阴:指驿站附近。 天涯:指远方。一人旋:一个人回来。 摇落嗟何及,疮痍奈未痊。摇落:草木凋零。 疮痍:创伤,比喻疾病。奈:无奈。 寒宵颇幽事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逐句释义: 1. 晨起梳头罢,孤舟任稳栖:早上起床洗完头后,独自一人乘坐着安稳的小船。这里“梳头”可能是比喻清晨的景象或心情;而“孤舟”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上的情景。 2. 野蕉寒叶净,溪竹露梢低:远处的野蕉树叶因寒冷而更加清新,溪边的竹子因为露水而显得更加矮小
注释: 旧葛未全破,江船暑更登。 滩清堪数石,鱼瘦忍张罾。 老眼空眉睫,苍头讵股肱。 故园虽咫尺,山月望中升。 翻译: 旧的葛布尚未完全磨破,江船在炎热的夏天还要登上。 河滩清澈可以数到石头,鱼儿消瘦忍受着张开网捕。 年迈的眼中只有空空的眉毛和睫毛,老仆人哪里能成为我的左右臂? 故乡虽然离得很近,但在山中月亮升起时只能远望。 赏析: 首联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仍要乘船出航的情景
诗句释义 - 杨子罹谗网: 此句意指诗人(杨子)遭受到了谗言的困扰。 - 南台幸有公: 幸有指的是幸好还有这样的人,这里特指的是大参(官职名),即杨志仁担任的南宁知府。 - 抗章申救力: 抗章是指上奏或提出抗议,申救表示为某事请求帮助或保护。这里的“救”可能指营救被诬陷的人。 - 腐竖拙谋空: 腐竖指的是无能之人,拙谋则意味着没有成功的计谋,空表示徒劳无功。 - 樽酒昆崙北: 樽酒指的是美酒
【注释】: 倦:劳累。 借:依靠。 跻攀:攀登。 俯复兴:俯瞰而返归。 太虚:佛教语,指宇宙或虚空。 扪:触。 黄道:古代以二十八星宿中的黄道星作为四季的标志,这里泛指天体运行的轨道。 趿云登:意谓脚踏云而行。 禅定:禅宗修习的专称。灯:佛前供灯,亦为僧俗施舍的施食之属。 誊:抄写。 戒心操己切:戒心,即佛教戒律之心;操,持守。己切,自己要严格把持。行者:僧人。恐卢能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黄州时。首联写自己因事获罪,而“公”却能善事,使诗人感到意外。“旧闻”句,是说以前听说你善于侍奉,近日却大相乖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颔联写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精神尚好,高枕而卧。颈联写自己虽然困倦,但并不懒于下楼迎客。末联写自己喜欢在亭子中静坐,享受山中的宁静,真成了隐居之斋。 【答案】 译文: 从前听说你很会招待客人,近来你却不那样了。 我虽然疲倦
注释: 客人驱车长途跋涉,登上船就像回到了家。 静坐不动,穿着袜子,安睡做梦,思绪飘荡,难以尽述。 藤蔓竹子,临清流的沙石,白鹭群集其中。 心中的忧愁难以尽述,才疏学浅,感到自愧不已。 赏析: 这是袁河舟中二首的第一首,描绘了一个久经奔波、疲惫不堪的人,登舟后如回家般安逸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登舟后的种种感受,表达了他对旅途劳顿的无奈和对家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句】 别瓮收江色,君哉古庙边。 乾坤疑有外,宾从觉无前。 帝业丹书隘,民居蔀屋连。 九韶如眼在,今古本同天。 【译文】 我收起了这瓮中的江水,您啊就在那古庙的旁边。 天地似乎与外界隔绝,您的宾客们觉得他们并不比前人逊色。 帝王的事业用丹书记载,但百姓的生活却与那些被剥削的民众相似。 《九韶》的乐章就像眼睛一样明亮,今天和古代都是上天所赐之物。 【注释】 1. 别瓮收江色
【注释】 山家:诗人在水坑的山里所居。何文甫:即何文甫,唐代诗人。廖敷锡:宋代诗人。限韵同赋三绝:限定同一韵部,同时作诗三首。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在水坑山里隐居的生活情景。 首句“云里鸡声云外山”写隐居地四周的景色。山中人家,鸡鸣声从云中传来,好像在说:“我在山外。”而山外却听不到鸡鸣声。 次句:“竹门无锁倚云关。”写竹林掩映的家门。门前没有锁,因为山居的主人喜欢清静,所以不设门锁
【注释】水坑: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廖敷锡:名不详,作者友人。皇天:指皇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淳熙八年(1189)春,与友人廖敷锡、何文甫同游水坑山家,赋诗留念的。 诗的第一句“一犁烟雨荻村田”,写诗人到访后所见之景:一片烟雨迷蒙的荻花村野;第二句“细雨浮花入近川”描绘了一幅细雨中,水边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既渲染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又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伏笔。
朗吟亭下莓苔绿,对酒那知春句足。 紫鸾笙:指古代的乐器。紫鸾,传说中的凤鸟,用来形容笙的美。 为君拈起紫鸾笙,强把燕歌吹一曲。 “为君”是说邹宗道要走了,作者送他的词。燕歌,即《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游子远别之情。 注释译文 朗吟亭下莓苔绿,对酒那知春句足。 紫鸾笙: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所发出的美妙声音。这里代指笙。 赏析 首句中的“朗吟”二字,点明了诗人送别的地点。朗吟亭
注释: 清晨,一桨划过长林的尽头。水声低沉,太阳落山时天色已寒。行人只见水而不见日。黄叶竹儿千万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朱冈道中与陈子文同作。首句写早晨的景色。清晨,诗人乘船在长林的尽头,听到的是一片深沉的水声,看到是落日时分苍凉的天色。次句“行人见水不见日”描绘出一幅独特的画面。诗人在晨雾中,远远地看见水面,却看不到阳光,仿佛自己就是那行色匆匆的行人。第三句“黄叶竹儿千万竿”,以景衬情
诗句:小桥欲度更沉吟,笑对酸儒野水浔。溪女蕉衫黄胜锦,看人闲倚竹门阴。 译文:我站在这座小桥上徘徊不定,心中充满沉思。面对着那些无知的学者们,我只是微笑着,他们正沿着河岸漫步。溪边的妇女穿着黄色的蕉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她们悠闲地倚着竹门,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注释:1. 小桥欲度:指站在小桥上,犹豫不决。2. 更沉吟:表示内心的思考和迟疑。3. 笑对酸儒:面对那些看似无知的学者
【注释】 朱冈:古地名,今河南省邓州。陈子文:作者的朋友,字子美。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一作《与友人同过朱冈道中》。诗人在朱冈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这组诗的描写而表现出来。首句写自己半日闲逸;第二句写野老悠闲地站着谈话;第三句写早稻已收成,但农人还要连夜收割,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尾句写打镰回家,点出时间是在“月还”之后。全诗以“闲”字为线索,从“闲”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