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卓铦锥,罗列太虚表。
飞鸢扬清昼,错认抢榆鸟。
我投公宇中,新旭半扉晓。
苍烟淡数抹,渐放林庐小。
脱叶竞飕飗,渔舟纷缥缈。
差池幽讨心,迥与川云杳。
疮痍奈满目,敢独念轻矫。
薄暮犹虎声,不风波沸沼。
何当布罗网,此物驱除了。
括我风月囊,归与春事杪。
诗句释义
1 群峰卓铦锥,罗列太虚表。 - 这两句描述的是群山的巍峨和排列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犹如锐利的锥子一样挺立。
- 飞鸢扬清昼,错认抢榆鸟。 - 这是说,在晴朗的早晨,一只鸢(一种鹰)在空中飞翔,让人误以为是一群抢食的榆树鸟类。
- 我投公宇中,新旭半扉晓。 - 作者自己进入了这个宏伟的景象,看到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半开的窗户上。
- 苍烟淡数抹,渐放林庐小。 -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周围的景色开始变得柔和,林间的小屋也渐渐显得渺小起来。
- 脱叶竞飕飗,渔舟纷缥缈。 - 树叶在风中摇曳,渔舟在水面上飘浮,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差池幽讨心,迥与川云杳。 - 这里的“差池”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感到与自然的广阔和深邃相比,自己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仿佛与川流中的云雾融为一体。
- 疮痍奈满目,敢独念轻矫。 - 面对眼前的伤痕累累的景象,诗人不禁感到无力或恐惧,但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些轻盈跳跃的生灵。
- 薄暮犹虎声,不风波沸沼。 - 尽管天色已晚,但似乎仍有如虎啸般的声响,但周围没有大的波澜或沸腾的沼泽。
- 何当布罗网,此物驱除了。 -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捕猎者的讽刺,认为应该放下手中的罗网,让这些生物自然去自由生活,不再受到威胁。
- 括我风月囊,归与春事杪。 - 诗人将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收入了自己的心中,准备在春天结束时返回。
译文
群峰耸峙似尖锐的锥尖,它们排列在太虚空中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清晨的天空中,一只鸢在空中盘旋,我误认为是一群抢食的榆树鸟。
我走进这座宏伟的建筑,看到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半开的窗户。
四周的景色渐渐柔和,林间的小屋也显得格外渺小。
树叶在风中摇曳,像在低语,而渔舟在水面上缓缓漂移,仿佛在梦幻般的世界中飘荡。
面对眼前的景象,我感到内心有些不安和迷茫,但我想到了那些轻盈跳跃的生命。
夜幕降临时,我听到虎啸声依旧回响,但周围的环境并不平静,没有大波浪也没有汹涌的泥塘。
我应该放下手中的罗网,让这些生灵能够自由地生活,不再受到捕猎的威胁。
我将这一切美丽的风景都收藏在我的心中,准备在春天结束时回到我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阳朔的壮丽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诗人通过对群峰、鸢鸟、树林、小屋等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苍穹”、“苍烟”、“薄暮”、“风月”等,也富有诗意,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