浟浟桐江水,赴壑靡归期。
荡舟岁云莫,偶泊水之湄。
上有古钓台,下有樛木枝。
披衣蹑危蹬,瞻礼子陵祠。
子陵不可见,子陵道可师。
浩然抱江月,皎洁巢父姿。
清风濯九有,奚以勋业为。
侃侃邹孟氏,论道宗宣尼。
圣之清与任,屈指尹及夷。
寂寞千载后,遐踪谁克嗣。
先生与孔明,作配端不亏。
屣脱浮荣日,鼎分危险时。
驱车值夷尹,倾盖复奚疑。
白凤与青鸾,旷世互来仪。
孟氏不可作,孤吟聊自知。
《除夕泊舟钓台》是明朝诗人张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泊船于钓台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浟浟桐江水”:形容桐江水的清澈和流动。浟浟形容水流的声音,桐江水则指的是浙江省桐庐县的桐江。
- “赴壑靡归期”:意指诗人没有固定的归期,就像流水一样自由奔流,没有固定的目的地。
- “荡舟岁云莫”:描述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荡舟于江上,感受到岁月流逝之快。云莫意为云雾笼罩,增添了一种朦胧、静谧的氛围。
- “偶泊水之湄”:偶然停靠在江边,湄指岸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选择在一处安静的地方停泊,享受这份宁静。
- “上有古钓台”:提到江边的古钓台,可能是诗人此行的目的之一,也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
- “下有樛木枝”:描写钓台下的一棵樛木,樛木为弯曲的树枝,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披衣蹑危蹬”:诗人穿上衣服,小心翼翼地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上攀登,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景的珍视。
- “瞻礼子陵祠”:诗人来到子陵祠,即诸葛亮的祠堂,表达对诸葛亮等古人的敬仰之情。
- “子陵不可见”:由于时间或环境的限制,诗人无法见到子陵(诸葛亮),但仍能感受到他的智慧和精神。
- “子陵道可师”:虽然无法见到子陵本人,但诗人认为子陵的精神和道德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
- “浩然抱江月”:诗人以宽广的胸怀拥抱江上的明月,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 “皎洁巢父姿”:用皎洁来形容巢父的高尚品格,巢父是古代一位隐士,象征着清高和独立。
- “清风濯九有”:清风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濯九有则是指洗涤污垢,回归本真。
- “奚以勋业为”:诗人反问自己为什么要通过功名事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强调了淡泊名利的情怀。
- “侃侃邹孟氏”:邹孟氏可能是指邹阳或孟子,这两位古代贤人以其正直和智慧著称,诗人以此自比,表明自己追求高尚品德的决心。
- “论道宗宣尼”:邹阳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学习圣贤之道,追求道德和政治的智慧。
通过对《除夕泊舟钓台》的逐句解读,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够领略到诗人对自然、历史的感悟以及个人的志向和情感态度。这首诗展现了张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