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柔数撚春衣薄,惨澹风埃纷作恶。孤城道是古平原,感慨兴怀涕横落。
禄山逆节初萌动,呀然锐气吞河朔。赖公兄弟举义旗,始畏诸豪谋掎角。
两京逮没胡雏手,识者固知非贼有。谓应北顾雄武城,恐有如公议其后。
兵非牵制敌不亡,沛公灭楚资彭郎。公功岂在李郭下,成败休论孰短长。
输金委璧驯虎狼,莫知何状乃麟凰。兼陈辞旨悼耄荒,阴霾蔽日魂惨伤,呜呼殷鉴那可忘。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逐句释义
纤柔数撚春衣薄: 描述春天穿着轻薄衣服的娇嫩。
惨澹风埃纷作恶: 形容空气中尘土飞扬,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
孤城道是古平原: 提到古平原的孤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城市或地点。
禄山逆节初萌动: 禄山(史思明)开始出现叛乱的迹象。
呀然锐气吞河朔: 形容禄山拥有强大的武力和锐气,能够吞并河朔地区。
赖公兄弟举义旗: 依赖你(作者指杨炎)及其兄弟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两京逮没胡雏手: 指唐朝的两个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被胡人占领。
识者固知非贼有: 知道这些不是贼人的功劳。
谓应北顾雄武城: 应该想到李晟守卫的雄武城,可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恐有如公议其后: 担心会像你这样在事后受到指责。
兵非牵制敌不亡: 只有通过牵制敌军,才能使敌军不致于灭亡。
沛公灭楚资彭郎: 比喻你(杨炎)在消灭安禄山的战争中得到了成功的经验。
公功岂在李郭下: 你(杨炎)的功劳不应该排在李光弼和郭子仪之下。
成败休论孰短长: 讨论谁的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值得称道。
输金委璧驯虎狼: 形容你(杨炎)向敌人屈服,如同把黄金宝玉交给野兽一样。
莫知何状乃麟凰: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就像是麒麟和凤凰那样的存在。
兼陈辞旨悼耄荒: 表达了对年老昏庸之君的哀痛之情。
阴霾蔽日魂惨伤: 天空中的阴霾遮蔽了太阳,使人感到悲伤和无助。
呜呼殷鉴那可忘: 叹息啊,这样的历史教训是不能忘记的。
译文
春天里穿着轻薄的衣服,感受着寒冷的空气,让人心情沉重。
禄山开始有叛逆的迹象,就像猛虎一般凶猛。
依靠你的兄弟举起了反抗的旗帜,使得敌人胆战心惊。
两个首都被胡人占领,但识者都知道这不是他们的功劳。
我认为应当警惕北方的雄武城,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只有通过牵制敌人,才能使他们不会灭亡,就像刘邦消灭项羽一样。
你(杨炎)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你不应该只是排在李光弼和郭子仪之后。
讨论谁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值得称道。
将金银财物献给敌人,就像对待野兽一样,不知道他们是什么。
同时表达了对年老昏庸之君的哀痛之情,以及天空中的阴霾遮蔽了太阳,使人感到悲伤和无助。
唉!这样的历史教训是不能忘记的。注释
纤柔:纤细柔弱。数撚:反复捻弄,形容衣物轻薄。春衣薄:春天时穿的衣物轻薄。
惨澹:形容凄凉黯淡。风埃:风尘。纷作恶:纷纷扰扰地造成祸害。
孤城道:指的是唐肃宗时期被吐蕃占领过的孤城(今甘肃兰州一带)。古平原:指唐朝时期的河北平原地区。
禄山:指安禄山(703-757),唐代后期著名的叛乱首领。逆节:反叛的节操。初萌动:刚开始显露出反叛的迹象。
呀然锐气:形容安禄山勇猛而有锐气。吞河朔:吞并河北、朔方等地区,即指安禄山的叛乱活动。
赖公:指杨炎(727-781)。兄弟:这里泛指杨家兄弟。举义旗:举起起义的旗帜。
两京:指唐朝的两个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东都洛阳。逮没:被攻占。胡雏:胡人幼童。
识者:指明智之人。固:本来,原本。非贼有:并不是因为贼人的功劳。
谓应:应当认为。北顾:向北看。雄武城:指李晟守卫的雄武城(今山西霍州),这里代指李光弼。
恐有如公议:恐怕有人像你这样(指责你)在事后受到指责。其:指你。
兵非:如果用兵的话。牵制:牵制对方。敌不亡:不能使敌人灭亡。
沛公:这里指刘邦。灭楚:消灭项羽。资:资助,帮助。彭郎:指汉高祖刘邦。
公功:指杨炎的功绩。岂:难道。下:后面提到的其他人物。
成败休论:谈论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如何。孰短长:谁强谁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如何。
输金委璧:形容献媚讨好的态度。驯虎狼:比喻软弱可欺。麟凰:麒麟与凤凰,都是传说中的吉祥物。这里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兼陈辞旨悼耄荒:同时表达了辞意和哀悼的意思。耄荒:年老昏庸的君主。
阴霾蔽日魂惨伤:形容天色阴暗,遮住了太阳,令人心情沉重和悲哀。
呜呼:感叹词,表示惋惜或叹惜。殷鉴:深刻的教训。那可:怎么能够?忘:忘记。
赏析
《谒颜鲁公祠》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安史之乱的回忆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通过对安禄山的描述和对其行为的批评,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批判。通过对杨炎和李晟的比较,诗人强调了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以及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和勇气。整体来说,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