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术须精守须正,一入他蹊即迷阱。
於陵廉士古推先,赖我邹翁药其病。
旧途狂客湖湘儿,力称仲子如君为。
行路茫茫眯双目,一施一嫫争妍媸。
胸中绳墨宜深炳,曲直千行俱整整。
摩娑斗酒老盱江,醉杀少年犹不省。

【注释】

择术:选择方法。

守须正:守住自己的节操。

迷阱:陷于困境。

於陵:地名,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

廉士:廉洁之士,即贤能的人。

仲子:指诸葛亮。

眯双目:形容看不清楚。

摩娑斗酒老盱江:意思是醉眼朦胧地在盱眙(今江苏盱眙)的长江边漫步。老盱江,水名,流经盱眙一带。

【译文】

选择方法必须精当,守节操一定要端庄,一旦走错了路就会陷入困境。

於陵的贤人古时就很推重,我依靠邹夫子治好了病。

那湖湘地方的狂客,极力称赞您像诸葛亮一样贤明。

行路人茫茫然双眼模糊,施舍与受施之间争妍比丑。

胸中要有规矩和法度,才能分辨是非曲直。

饱经沧桑的老叟,手摩挲着酒杯,老态龙钟地在盱眙江畔漫步,酒后还不知自己已喝得烂醉如泥。

【赏析】

本诗以“示长山学谕南汉”开篇,交代了赠诗的对象——长山学谕南汉。南汉,字伯高,号东原,是清代诗人,有《东原先生文集》流传于世。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首四句为第一部分,点出赠送者的身份及所赠对象;接下来四句为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了南汉的性格特征,并借以表达对其人格的敬仰;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表达了对南汉的勉励之情。

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南汉的性格特点,来表现其为人处事的风格。南汉性格坚毅刚烈、不屈不挠、正直无私。“择术须精守须正”两句表明南汉在处世为人上追求高尚的境界,“一入他蹊即迷阱”则说明南汉具有非凡的判断力和坚定的原则立场,决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与原则。这种品质,使他在面对诱惑与困难时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诗人又通过南汉对待他人的态度,进一步衬托了他的性格特点。诗中的“狂客”、“廉士”、“仲子”、“一施一嫫争妍媸”等形象,都生动地体现了南汉对待他人的宽容与尊重,以及对待名利得失的淡泊与超脱。同时,这些形象也暗示了南汉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能够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诗的最后六句,主要通过对南汉的劝勉,寄托了诗人的期望与祝愿。诗人希望南汉在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一种清醒与坚定,不受世俗纷扰所影响。同时,也希望南汉能够继续秉持自己的高尚品格和优秀品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南汉的描绘,表达了对正直、清廉、坚韧等美好品质的赞美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