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累掩袂悲宗国,白日无辉天改色。幽辞几曲绪愁心,兰茝千年馨九域。
诸家步骤必累君,一鹤千鸡终不群。夜窗罢诵掩松月,半榻齁齁梦楚云。
疑累不死犹声响,叩玉锵金入吾掌。孔鸾互集眩西东,神鬼哀吟惊下上。
纷纷得丧已茫然,古人孰与今人贤。不扃破屋贫仍住,折足方床病且眠。
不愿封醉乡侯,傲睨万物意悠悠。糟床枕籍迷昏晓,颠倒乾坤象罔流。
不愿学海上翁,南山北斗絜其终。飘然一举超人世,出入鞭霆与驾风。
得仙得酒诧臻此,薄说江乡贫病士。大非贫病宁彼知,色相声音咸脱矣。
荷锄日日独出门,遇馌相呼田父恩。得诗辄引焚其稿,心与长江泯泯论。
和李茂卿大理见寄
湘累掩袂悲宗国,白日无辉天改色。幽辞几曲绪愁心,兰茝千年馨九域。
诸家步骤必累君,一鹤千鸡终不群。夜窗罢诵掩松月,半榻齁齁梦楚云。
疑累不死犹声响,叩玉锵金入吾掌。孔鸾互集眩西东,神鬼哀吟惊下上。
纷纷得丧已茫然,古人孰与今人贤。不扃破屋贫仍住,折足方床病且眠。
不愿封醉乡侯,傲睨万物意悠悠。糟床枕籍迷昏晓,颠倒乾坤象罔流。
不愿学海上翁,南山北斗絜其终。飘然一举超人世,出入鞭霆与驾风。
得仙得酒诧臻此,薄说江乡贫病士。大非贫病宁彼知,色相声音咸脱矣。
荷锄日日独出门,遇馌相呼田父恩。得诗辄引焚其稿,心与长江泯泯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忧患”为中心思想,通过描写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及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境界的向往。《和李茂卿见寄》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晚年的思想状态。
开头两句“湘累掩袂悲宗国,白日无辉天改色”写诗人因国家的衰败而悲伤,感叹时光的变迁。这两句既描绘出国家衰败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接着两句“幽辞几曲绪愁心,兰茝千年馨九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句中“幽辞”指的是隐晦的言辞,“兰茝”是一种香草,用来比喻美好的品质。诗人通过对香草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接下来两句“诸家步骤必累君,一鹤千鸡终不群”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描述。这里用“诸家”代指他人,用“一鹤”比喻自己的独特之处,用“千鸡”来形容其他人的行为。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独特地位和价值的认同。
接下来的两句“夜窗罢诵掩松月,半榻齁齁梦楚云”写诗人夜晚读书的情景。这里的“罢诵”意味着读书到深夜,而“梦楚云”则暗示了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楚国的天空。这句既描绘出诗人夜晚读书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然后两句“疑累不死犹声响,叩玉锵金入吾掌”则是对诗人对生死的感悟。这里的“疑累不死”是指诗人认为即使遭受困苦也不会死去,而“叩玉锵金入吾掌”则是对诗人对生死观念的肯定。这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孔鸾互集眩西东,神鬼哀吟惊下上”,则是对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悟。这里的“孔鸾互集”指的是天上的神仙们聚集在一起,而“神鬼哀吟”则是形容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对人的触动。整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
然后两句“纷纷得丧已茫然,古人孰与今人贤”则是对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这里的“得丧”指的是得失和成败,而“贤”则是形容人的品德。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看法。
接下来两句“不扃破屋贫仍住,折足方床病且眠”则是对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描写。这里的“不扃破屋”表示即使住在破旧的房屋里,诗人仍然坚持生活;而“折足方床”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体残疾的状态。整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然后两句“不愿封醉乡侯,傲睨万物意悠悠”则是对诗人对名利的看淡。这里的“封醉乡侯”指的是被封为酒乡侯的荣耀,而“傲睨万物”则形容诗人对世间事物的不屑一顾。整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糟床枕籍迷昏晓,颠倒乾坤象罔流”则是对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糟床枕籍”指的是诗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而“颠倒乾坤象罔流”则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无法捉摸。整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无奈。
最后两句“不愿学海上翁,南山北斗絜其终”则是对诗人对人生的选择。这里的“学海上翁”指的是学习海上老人的生活方式,而“南山北斗絜其终”则形容人应该像北斗一样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整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感慨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人生、世事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