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贾以虚殖,殖多更邃藏。
只缘寸铢两,囊箧日周章。
【注释】:
良贾(jiǎ gǔ):好的商人,这里指善于经商的人。
虚殖:虚假的财富积累。
殖多更邃藏:积累很多但藏在深处,比喻不为人所知。
只缘:只是。
寸铢两:形容微小的东西。
囊箧日周章:每天为了这些小东西而奔波忙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人生活辛苦、劳累和忧虑的诗。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商人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的黑暗现实。全诗语言质朴简练,形象生动鲜明,富有感染力。
良贾以虚殖,殖多更邃藏。
只缘寸铢两,囊箧日周章。
【注释】:
良贾(jiǎ gǔ):好的商人,这里指善于经商的人。
虚殖:虚假的财富积累。
殖多更邃藏:积累很多但藏在深处,比喻不为人所知。
只缘:只是。
寸铢两:形容微小的东西。
囊箧日周章:每天为了这些小东西而奔波忙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人生活辛苦、劳累和忧虑的诗。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商人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的黑暗现实。全诗语言质朴简练,形象生动鲜明,富有感染力。
诗一: 南州高士出皇都,阴雨三旬汇若湖。 一旦铨郎辞墨绶,满朝台谏伏青蒲。 注释:南州高士,指徐明衡;皇都,指南京;阴雨三十日,形容时间久长;汇若湖,指的是杭州西湖。 赏析:首句写徐明衡作为南州的高士被选拔至皇都,暗示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地位。第二句描绘了一个长时间的阴雨天,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艰苦。第三句表达了徐明衡离开官场后,满朝官员都对他表示敬意和羡慕。第四句则是对徐明衡的赞扬
注释:三月的黄河汾水两岸风光秀丽,我行走在通往献王家的道路上。清江上空有云朵守护,龙眠山安然无恙;碧汉天空风高气爽,雁群斜飞成行。道路崎岖忘记辛劳,因日食而感到疲惫;尘襟忽然变得清新,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光辉仪态不能让人隔绝,柳树轻拂着青枝,梅花绽放着芬芳。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前往献王家的路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美好心情。诗中“三月河汾剩物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河水清澈
【注释】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是南宋诗人陈亮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作者借“游丝”自喻,以“赘疣”、“扰”、“钩”等词,抒发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身外:身上。赘疣:赘生在皮肉上的瘤子。 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事:指世俗的名利、权位。 翻成:反而使……变成……扰:扰乱。 直肠:通体正中;比喻正直的人。硬作钩:把正直的人当作钓饵。 甘饮:乐于饮酒。 著屐(jī):穿木底的鞋。屐,音基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 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 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 只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注释: 1. 睿思:深远的思考,指对学问或真理的深入思考。 2. 讲何思:询问如何思考或如何对待思考。 3. 率性时:遵循本性的时候,即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本性去行动。 4. 膝下瞻依:形容子女或下属对父母或上级的依赖和尊敬。 5. 宁俟虑:宁愿等待思考的结果
注释:牛耳词坛,指文人聚集的词坛。孰与京,与谁相比?留连,舍不得离开。端为迟行,是为了推迟行程。几年相忆,好几年来一直思念。双鱼赤,指书信。躬逢,亲自遇到。错落奚囊,指才学出众或学问渊博的人。刚喜极,非常高兴。咨嗟嫠纬,指感叹自己年老色衰。却愁生,感到忧愁。全凭一醉浇离绪,全靠借酒浇愁来消解离别的痛苦。到东人,指东晋名士谢安。呼酒觥,请喝酒。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告别友人太宇贤藩时所作
【注释】 勿用区区叹德孤:不要因为自己德才不济而感叹孤单。 茫茫宁匪尽人夫:茫茫大海难道不是天下所有的男子吗? 试询乾父皆男也:试着问问那些父亲们,他们都是男的啊! 可道街氓不圣乎:可以这样说,街头的百姓中难道没有圣人吗? 有我一堂分肺腑:有我一家人,我们的家就像肺腑一样。 同人千圣点头颅: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能像千千万万圣贤一样去努力、去奋斗。 阳和未到冰难解:太阳暖和了,冰雪才能融化。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诗句和翻译: 第一句“共道榴花结子多”,意思是说人们通常认为榴花(即石榴)的果实非常多。这里,“共道”表示大家普遍的看法,而“榴花结子多”则是对这种看法的具体描述,强调了榴花果实的丰富。 第二句“百花阶下共森罗”,描述了一种景象,即在百花盛开的台阶下,各种花卉繁盛地生长。这里的“百花阶下”指的是一个花卉众多的地方,而“森罗”则意味着丰富多彩且密集。 第三句“滔滔万派归沧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吾性原从未有孩,五常百行甫成才。 太初太始须参也,一欲一为可漫哉。 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 曾观乡党十篇否,检点衣裳饮馔来。 注释: 1. 吾性原从未有孩:我的性格原本没有孩子气,即纯真无邪。 2. 五常:儒家认为的人的五种基本道德修养。 3. 百行:指人的各种行为和品德。 4. 太初太始(tài chū tài shǐ):古代哲学用语
【注释】 和:应和;天部:指天上。尼山:指泰山,因山上多石而得名。盍(hé):何不。分:区分。介:界限,界限分明。殷殷:勤苦的样子。防错:防止差错。殷殷防错常询路,战战临深为过关:殷殷地勤于防范错误,常常询问道路,在深深的水中过河,要谨慎行事。老我:指作者自己。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中宵耿耿未能闲:深夜里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赏析】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七》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
注释:不要随便把心意当作心,才说寻找心是找不到的。 固然在一腔难以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不是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修炼和悟道的深刻见解。首句"等闲莫把意为心",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把心意当作真正的心;次句"才说寻心无可寻",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真正的心是无法寻找到的。第三句"固在一腔难问际",则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大意,并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昨夕尘情浊”意为昨日的世俗之情已经混杂不清了。“惉惉结不舒”意为内心郁积,难以舒散。“梦中冯伯子”“命我勿区区”意为梦中遇到冯伯子先生,他告诫我不要拘泥于小节,不必过分在意世俗的偏见。冯梦龙(1574—1646),字伯虎,号青霞道人
【注释】 省躬:自反。世变人崇斗,几筵列战锋:世道变迁,人们崇尚争斗。几案上陈列着锋利的武器,如同战场上的锋芒。鸡肋谁我弱,钳口莫相冲:像鸡肋骨那样软弱无力,不要相互争吵。钳口:比喻闭口不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后写的一首七绝诗。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慨。 首句“世变人崇斗”,写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人们纷纷争强斗胜。第二句“几筵列战锋”
【注释】: 省躬,反省。御人,治理百姓。御事,管理政事。难易,指事情的艰难或容易。迥然分,截然不同。人心不我洽,指民心与我不合。吾事亦邅迍,指我的事务也陷入困境。 【赏析】: 此诗以“省躬”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治理百姓的深深忧虑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从字面上看,“省躬”一词本身就包含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的意义。这种反省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的回顾和评价
【释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责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注释】:1.百炼不劲:经过多次锤炼的宝剑,依然锋利有力。2.大任阿谁举:重任需要有人承担。3.大道:指正确的道理或行为准则。4.众生众如许:指众多的人,与前文“大道”相对应。5.许:同“许”,肯定。6.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责任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经过严格的锻炼和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同时,他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注释】 省躬:反省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过失。 举世:普天下的人。 予圣:具有圣人的品德和才能。 颜孟:即颜回、孟轲。 向明:向光亮处。 争:比较。 暗:指黑暗。 明便:明亮之时。 辍:停止。 功夫:功夫,指学习努力的程度。 【赏析】 这是一首自我反省诗,诗人以“省躬”为题,借古人自警自励之意,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和态度。 首句说:“普天之下,人人都拥有圣人的品质和才能
【解析】 此诗的译文是:为什么不向小孩子学习,笑过之后就忘记它的喜乐?不吹风水也会起波纹,人们称为祸水。 “省躬”,反省自己,此处借指自我批评。 “幼子”,小孩。 “忘其喜”即“笑过之后”。 “不风犹作波”即“不吹风水也会起波纹”,比喻人的行为和言语有不良的影响。 “人称为祸水”,指人称水性杨花、轻浮多变,容易给人带来祸害。 【答案】 何不学幼子,笑罢忘其喜。 人称为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