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频问夜,非是爱辛勤。
老至光阴少,那能不惜阴。

【注解】

省躬诗:自省之诗,即反省自己的诗歌。省躬,自我反省。

闻鸡频问夜,非是爱辛勤:听到鸡鸣就问夜晚何时了,并不是因为喜爱劳作辛苦。

老至光阴少,那能不惜阴:等到年老时,光阴也少了,哪里还舍得吝惜阴天。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退居林下之时,是一首自省之作。诗人以“闻鸡”起兴,言自己每日早起听鸡报晓、勤恳劳作,然而到了年老之时,却觉得时光易逝,不能不珍惜每分每秒,不能不吝惜每一寸光阴。

首句“闻鸡频问夜”,写诗人因勤劳而早醒。诗人每日清晨起床,听到鸡声,便知道天色已晚。“频问夜”,即多次询问夜晚时间,说明他勤劳不懈。

次句“非是爱辛勤”,则进一步点明自己勤勉劳作的原因。“非是”、“那能”两句,表明诗人并非出于对辛劳的热爱才勤劳不息,而是由于岁月流逝,光阴不再。这里运用反诘手法,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老至光阴少”,写诗人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认识。“光阴少”与上文“非是爱辛勤”相呼应,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那能”两句,表达了对逝去青春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尾联“那能不惜阴”,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南朝宋颜延之曾作《秋胡歌》云:“少年游兮共欢,暮年岁兮同悲。”意思是说,少年时代可以同欢乐,到老了却只能共同悲伤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晚年光阴的无奈感伤。

这首诗通过对“闻鸡”和“惜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和对青春年华的留恋之情。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