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窥刚德,应于众聒时。
初心原不恶,底事为人移。
【注释】
窥:观察。聒:喧闹,烦扰。底: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我反省之作。“何处窥刚德?应于众聒时”,诗人以反问的语气,抒发自己对刚直不阿品德的向往;“初心原不恶,底事为人移?”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是否改变了初衷的疑惑,并进而思考自己改变的原因。
“省躬”是反省自身的意思。“省躬诗”就是写自己的反省之辞。从内容看,诗人似乎在自问,为何会失去刚直不阿的品性,而变得随波逐流呢?
首句“何处窥刚德”,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刚直不阿品格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人,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和操守,甚至与邪恶势力勾结,成为社会的毒瘤。这些人的存在,不仅损害了社会风气,更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因此,诗人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并发出了深深的感慨:“应于众聒时。”
次句“初心原不恶”,则是诗人对自身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当初并没有坏的动机,也没有恶意,只是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失去了方向和目标。诗人强调了自己的初衷和本意,表明自己并没有变坏,只是暂时迷失了自我。
最后一句“底事为人移”,诗人再次发问,为什么自己会失去刚直不阿的品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和忧虑,也体现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通过对自我反省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和态度,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被外界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同时,它也呼吁社会要关注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