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景概即蓬瀛,中有高人乐隐情。
风月一竿忘宠辱,烟波两岸为逢迎。
歌声唱彻云凝野,笛韵吹馀月满庭。
只恐九重来远猎,龙车冲散惊鸥盟。
【注释】
龙津: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渔逸:指隐居在龙津的人。滕王阁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所写《滕王阁序》中的名胜之地,所以此处以滕王阁代指龙津。
即蓬瀛:就是蓬莱仙山。蓬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高人:指隐居者。
风月:指自然风光和月光。一竿:一根竹竿。
烟波:形容江水波光荡漾。两岸:指江岸两边。为逢迎:为了迎合。
歌声:这里指渔民歌唱的声音。唱彻:声音传遍,传唱到底。云凝野:指云雾缭绕在田野上空。
笛韵:指渔民吹笛的声音。笛韵吹馀:笛声悠扬,余音未尽。月满庭:月光洒满庭院。
九重:指皇帝。来远猎:指皇帝来狩猎。
恐:担心。
龙车:帝王的车驾。惊鸥盟:使飞鸟惊慌失措。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龙津的七言律诗。龙津,即江西南昌市附近的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写《滕王阁序》中的名胜之地。这首诗描写了龙津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首联“龙津景概即蓬瀛,中有高人乐隐情”。“龙津景概”,即指龙津美景。“蓬瀛”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龙津的美景如仙境一般美丽。“高人”指隐居者,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乐隐情”,即乐于隐居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颔联“风月一竿忘宠辱,烟波两岸为逢迎”。“风月”指自然风光和月光。“一竿”表示渔民用一根竹竿捕鱼。“忘宠辱”表示忘记世俗的荣辱得失。“烟波两岸”指江岸两边的烟雾弥漫。“为逢迎”表示为了迎合。这句诗描绘了渔民捕鱼的场景,表现出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
颈联“歌声唱彻云凝野,笛韵吹馀月满庭”。“歌声”指渔民的歌唱。“云凝野”表示云雾缭绕在田野上空。“笛韵”指渔民吹奏的笛声。“吹馀”表示余音未尽。“月满庭”表示月光洒满庭院。这句诗描绘了渔民唱歌的场景,表现出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歌声悠扬,余音绕梁。
尾联“只恐九重来远猎,龙车冲散惊鸥盟”。这里的“九重”指皇帝。“来远猎”指皇帝来狩猎。“恐”表示担心。“龙车冲散”表示龙车驶过,使飞鸟惊慌失措。“惊鸥盟”表示使飞鸟惊恐失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狩猎行为的担忧和反对,认为这种行为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飞鸟惊恐失措。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龙津的美景和渔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对皇帝的狩猎行为提出了批评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