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原倾仄,吾侪岂辟便。
盲风虽鼓浪,皓日自行天。
鸡鹜从争食,夔蚿转共怜。
昔人殊未达,摧抑叹回邅。
【注释】
沈司马:指南朝梁沈约。伯含:字伯含,沈约之侄,任尚书左仆射。被言十二章:指《尚书》中的“五刑有服,五服弗得议”,即刑法的五种刑罚。世路:世间的道路。辟便:避开祸害。盲风鼓浪:比喻小人猖獗,社会动荡。鸡鹜(wù):鸭。夔蚿(kuíbì):传说中一种能辨别是非的鱼。回邅(zhānyán):退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沈约的《被言章》而作,并用来韵来赠给沈约的侄子沈伯含。诗的前八句写世路险恶,小人猖獗,自己与伯含同为社友,不必去争名逐利,也不必万人传颂。后四句则写伯含对世事的感慨:世上的人,大多不能通达事理,遭受打击挫折,只能叹息退隐。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世路险恶、小人猖獗的愤慨不平之情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此诗用比兴手法,以世路险恶和伯含遭际为喻,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志向难酬的悲愤情绪,抒发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伯含的同情。
诗的前四句写世人道途艰难,世路险恶,诗人和伯含都无须去争名逐利,也无须去万人传颂。首联直承题意,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志趣;颔联写世路艰险,小人猖獗,自己和伯含都无须去争名逐利,也无须去万人传颂,表现自己的超然和淡漠。颈联写世路艰险,小人猖獗,自己和伯含都无须去争名逐利,也无须去万人传颂。尾联写世路艰险,小人猖獗,自己和伯含都无须去争名逐利,也无须去万人传颂。尾联写世路艰险,小人猖獗,自己和伯含都无须去争名逐利,也无须去万人传颂,表现自己的超然和淡漠。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小品诗,诗人借物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寄寓着作者的抱负和理想。前八句写世路险恶,诗人和伯含都无须去争名逐利,也无须去万人传颂,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后四句则写伯含对世事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伯含的同情之情。
本诗语言简洁含蓄,意境深邃隽永。诗人运用比兴手法,用世路险恶和伯含遭际为喻,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志向难酬的悲愤情绪,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伯含的同情之情。整首诗构思新颖别致,寓意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