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古藓封扉,树深云湿衣。
瑶华浸月冷,仙籁隔花微。
白日双凫去,青天一鹤归。
已携东海枣,不数北山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奉和濲师赵相公怀山八咏用韵之八,其八玉露丹仙。下面是逐句解释:
- 岩古藓封扉,树深云湿衣。
- “岩”:指的是山中的岩石。
- “古藓”:指古老的苔藓覆盖着岩石。
- “封扉”:封闭的门。
- “树深”:树木生长得很茂密,深处的树木。
- “云湿衣”:形容云雾弥漫在树叶之间,仿佛给树叶披上了一层湿润的外衣。
- 瑶华浸月冷,仙籁隔花微。
- “瑶华”: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月亮如珍珠般清澈明亮。
- “浸月冷”:月光像水一样洒在石头上,显得冷冷清清。
- “仙籁”:指神仙的声音,通常与美妙的音乐联系在一起。
- “隔花微”:形容仙乐似乎从花朵中传来,声音细微而悠远。
- 白日双凫去,青天一鹤归。
- “白日”:白天,阳光明媚的日子。
- “双凫”:两只鸭子。
- “去”:离开。
- “青天”:天空的颜色通常是青色的。
- “一鹤归”:一只鹤飞回来了。
- 已携东海枣,不数北山薇。
- “已携”:已经带着。
- “东海枣”:东海出产的大枣或水果。
- “北山薇”:北方山区的野菜。
- “不数”:不值得相比。
- 整句意思是:我已经带走了东海的大枣,不再拿北山的野菜来比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的景象,通过对岩石、苔藓、云气、月亮、仙乐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画面。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通过对比东海枣和北山薇,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看法,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胜过外在的物质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