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杨生面,人言宋子都。
临风思玉树,对月忆冰壶。
秀色宜餐处,芳兰竟体无。
书裙须彩笔,迟尔酒家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不识杨生面,人言宋子都。
- 注释: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只是听说他像宋朝的子都一样出众。
- 译文:我不认识这位杨先生,只是听人说,他的外貌和气质像宋朝的子都一样出色。
2. 临风思玉树,对月忆冰壶。
- 注释:面对微风时思念如同美玉的树木,对着月光怀念清冷如冰的玉壶。
- 译文:当风吹过,我在思考那美如玉树的形象;在明月下,我在思念着那清澈如冰的玉壶。
3. 秀色宜餐处,芳兰竟体无。
- 注释:美丽的容颜就像适合进餐的地方,身上散发的香气就像整个身体都是芬芳的兰花。
- 译文:她的容貌既美丽又适合用餐,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气仿佛整个人都是兰花。
4. 书裙须彩笔,迟尔酒家胡。
- 注释:如果需要书写的话,必须用色彩丰富的笔;稍后请到酒馆去喝杯胡姬酒。
- 译文:如果需要写东西,就必须要使用五颜六色的色彩丰富的笔;稍后请到酒馆去喝杯胡姬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杨生(可能是杨叔嘉)的赞赏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赞美了杨生的外表,还通过对比和意象的使用,展现了他对杨生才华的钦佩。
第一句“不识杨生面”,诗人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人言宋子都”来间接赞美杨生,暗示其貌比宋子都更胜一筹。第二句“临风思玉树”,则直接点明了杨生的形象,玉树指的是美如玉的树,这里比喻杨生英俊不凡。第三句“对月忆冰壶”,则是进一步描绘杨生的气质,如冰壶一般清澈透明,高洁无瑕,形象地传达出杨生的高尚品德。
整首诗以四句为一组,每组都用优美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杨生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最后两句“书裙须彩笔”,“迟尔酒家胡”,则是以轻松诙谐的方式结束全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杨生的赞赏之情,也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