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病君来问,怜君病亦同。
王戎应断客,满奋不禁风。
曾否杨生肘,将无壁挂弓。
何时一尊酒,沉醉两龙钟。
{“我病君来问,怜君病亦同。王戎应断客,满奋不禁风。曾否杨生肘,将无壁挂弓。”}
明·张萱《病中柬两修丈人时丈人亦伏枕半月矣》赏析:
此诗为明代诗人张萱所作,其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问候。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生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关心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我病君来问”这一句,张萱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友人进行了对比。他不仅自己病了,还特意前来问候朋友,这种关心和体贴之情跃然纸上。同时,“怜君病亦同”这句话也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病情的关切和同情。
“王戎应断客,满奋不禁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和氛围。王戎是一个不拘礼节之人,但当他得知朋友生病时,却能立刻停止一切活动,来到病床前问候;而满奋则是一个爱风的人,但在朋友生病时,他仍然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不禁为之动容。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性的光辉。
“曾否杨生肘,将无壁挂弓”这两句则进一步拓展了主题。杨生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经常休息和保养;而张萱则担心朋友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健康。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朋友度过难关,比如是否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医疗建议或药品等等。这两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医学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张萱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问候。通过对友人生病情景的描绘和对社会风俗人情的揭示,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