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别岁已隔,重来秋正新。
相期须十日,不速有三人。
客自题门少,君何却扫频。
白头向青眼,非为问迷津。

辛酉秋日同苏汝载韩寅仲过访张文弱不遇

忆别岁已隔,重来秋正新。

相期须十日,不速有三人。

客自题门少,君何却扫频。

白头向青眼,非为问迷津。

注释:

**1. ** 忆别岁已隔:回忆过去的分别,岁月已经过去了很久。
**2. ** 重来秋正新:再次来访时发现秋天的景色依旧美丽新鲜。
**3. ** 相期须十日:期待相聚的时间只有十天。
**4. ** 不速有三人:没有邀请到三个人。
**5. ** 客自题门少:客人自己家门上挂有“少待我”的牌子,意味着主人希望客人稍等一会儿。
**6. ** 君何却扫频:您为何频繁地拒绝打扫庭院。
**7. ** 白头向青眼:形容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大,但眼神中充满了青春和活力,没有因年龄的差距而感到遗憾或不安。
**8. ** 非为问迷津:不是为了询问迷路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辛酉秋日同苏汝载韩寅仲过访张文弱不遇》的全文。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重逢时的喜悦与感慨。

首句“忆别岁已隔”点明了时间距离之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紧接着的第二句“重来秋正新”则描绘了秋日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重逢时刻的期待。

第三句“相期须十日”表明了作者与朋友相聚的时间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第四句“不速有三人”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表达了自己未能邀请到足够的人参加聚会的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客自题门少,君何却扫频”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客人自己家门上挂着“少待我”的牌子,暗示着主人希望客人多等一会儿;而你(指作者)为何频繁地拒绝打扫庭院呢?这里的“频”字,不仅传达了你对这次相见的珍惜,也透露出你的谦逊与礼貌。

最后两句“白头向青眼,非为问迷津”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越年龄、身份、地位的友谊。尽管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命运轨迹,但我们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的追求。这种友谊不是通过世俗的眼光来判断的,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真诚与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