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壶歌伏骥,拔剑听鸣鸡。
纬恤宗周阙,吟魂楚泽迷。
蓬蒿已满径,桃李未成溪。
为问鱼惊饵,何如龟曳泥。
【注释】:
恩诏赐复冠带县大夫雨中携酒赐贺赋此呈谢——指皇帝的恩诏。复,恢复;冠带,指官职,县大夫是小官;雨中,下雨天;携酒,拿着酒。赐贺,皇上赏赐贺礼。赋此呈谢,写诗给皇上表示谢意。
击壶歌伏骥,拔剑听鸣鸡。——击壶歌,指击响酒壶唱歌;伏骥,伏在地上的骏马;拔剑,拔出剑;鸣鸡,报晓的公鸡。
纬恤宗周阙,吟魂楚泽迷。——纬恤,忧虑;宗周,周朝王室的京城,即洛阳;阙,宫门。
蓬蒿已满径,桃李未成溪。——蓬蒿,蓬草和蒿草;径,小路;桃李,指春天盛开的桃花李花;溪,流水的小河。
为问鱼惊饵,何如龟曳泥。——为问,代词,你;饵,鱼饵;龟曳泥,指乌龟爬行在泥浆里。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作于诗人被贬谪期间。诗人通过自己被贬的经历来表达对朝廷的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放逐后的孤独和无奈。
首联“击壶歌伏骥,拔剑听鸣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击响酒壶唱歌,仿佛是在与伏在地上的骏马共饮;拔出剑,听着报晓的公鸡啼鸣。这种平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纬恤宗周阙,吟魂楚泽迷”,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人忧心忡忡地注视着宗周(洛阳)的阙门,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在楚国(湖南一带)漂泊,如同迷失方向的旅人一样。这种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悲伤,都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颈联“蓬蒿已满径,桃李未成溪”,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蓬蒿已经长满了小径,而桃李还未开花结果,这暗示着诗人虽然遭受贬谪,但还没有达到人生的低谷。然而,接下来的“为问鱼惊饵,何如龟曳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用鱼儿被鱼饵吸引而惊恐不安,以及乌龟在泥浆中爬行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这些比喻都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执着和尊严。
尾联“为问鱼惊饵,何如龟曳泥”更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表达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他问:“如果鱼被鱼饵吓到了呢?”回答是:“那还不如乌龟在泥浆里爬行。”这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困境的勇敢面对。
整首诗通过诗人被贬的经历来表达对故国和自身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坚韧。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