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悬梁月忆攀辕,知己千秋独感恩。
日对岘碑空堕泪,时过弘谒更销魂。
衮衣章甫思无斁,子弟田畴咏不喧。
为讯东山高枕处,追锋何日驾朱幡。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 长悬梁月忆攀辕,知己千秋独感恩。
- 日对岘碑空堕泪,时过弘谒更销魂。
- 衮衣章甫思无斁,子弟田畴咏不喧。
- 为讯东山高枕处,追锋何日驾朱幡。
我们对每句诗进行详细释义:
长悬梁月忆攀辕:这句表达了诗人长久悬挂着月光,思念着攀辕之人的情景。”攀辕”通常指的是在古代,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请求帮助或支持,这里可能是指寻求指导或帮助。”长悬梁月”则形容诗人对这个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悬挂在夜空中的明月一般深远和持久。
知己千秋独感恩:这里的“知己”指的是理解自己、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诗人感慨这种难得的知己关系能够跨越千年而依旧珍贵,因此深感感激。”千秋”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强调了这份情谊的稀有和珍贵。
日对岘碑空堕泪:岘碑是纪念岘山(位于湖北省襄阳附近)的石碑,诗人在这里提到对岘碑的观赏,但因为心中有所触动,所以即使面对这些历史遗迹也会感到悲伤落泪。”空”字表明虽然有外在景物的存在,但内心的情感却无法得到慰藉,只能通过流泪来表达哀伤。
时过弘谒更销魂: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弘谒”可能是指盛大的活动或仪式,”更”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活动或仪式可能已经不再具有当初的意义,甚至让人感到心魂俱丧。这里的”销魂”意味着情感上的极度痛苦或绝望。
衮衣章甫思无斁:衮衣、章甫都是中国古代官员所穿的服装,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和思考,希望自己能够避免陷入其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无斁”表示希望没有任何烦恼或困扰。
子弟田畴咏不喧:子弟指年轻一代,田畴指田地。”咏不喧”意味着年轻人应该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或其他工作,而不是追求虚名和浮夸。这里的”不喧”表示不张扬或不喧嚣。
为讯东山高枕处:东山是一个典故,常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询问是否有人能够提供一处可以安心隐居的地方。这个询问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追锋何日驾朱幡:”追锋”可以理解为追逐目标或前进的方向。”朱幡”是指红色的旗帜,这里可能用来比喻荣誉或荣耀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追随正义或正确的方向,并且在某个时刻获得荣誉或成就的肯定。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从对友情的珍视,到对历史的感慨,再到对现实的反思,诗人展现了一个深刻而立体的内心世界。同时,诗歌中也蕴含了对权力和名誉的淡然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图画,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