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何意两中秋,南侣秋光喜暂留。
前月广陵涛已赋,今宵天柱客仍游。
文心茂宰诗应续,皓首骚人醉未休。
法喜可能重奏笛,元规想亦复登楼。

【注释】

甲戌:年号,此诗作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9)九月。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日。

两秋:一年之中有两个秋天。

南侣:诗人自称。

广陵涛已赋:广陵涛指广陵的潮声。

天柱客仍游:指在天柱山游玩。

文心茂宰:指有文化修养的官员。

皓首骚人:指有才华而又年迈的文人。

法喜可能重奏笛:指僧人法喜可能吹起笛子。

元规想亦复登楼:元规指僧元规,他也可能登上高楼欣赏风景。

【赏析】

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中秋,作者与友人陆明府一起赏月饮酒,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四句,每句五言,共二十个字,结构匀称,韵律和谐。开头两句,“三秋”二字点出时间之长,而两个“中秋”则强调时间的重叠,突出了作者的孤寂感和落寞情绪。第三、四句是说前月广陵已赋诗,今宵又赏月游天柱,表明了诗人虽遭贬谪,但仍不忘仕途,积极入世的情怀。末两句,“法喜”二句,写诗人虽被贬谪,但仍然保持乐观旷达的态度,寄希望于未来。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感情深沉而不颓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