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人对月坐更阑,木雁题门指又弹。
月闰玉盘今再转,秋中桂影却重攀。
去年此夕秋将尽,此夕明年秋亦残。
安得年年逢此闰,长分末照奉清欢。

【诗句释义】

  1. 甲戌闰中秋又寄怀陆明府:甲戌年是闰年,中秋节又是闰月十五日。所以这里说“甲戌闰中秋”。又“寄怀”是怀念某人。
  2. 怀人对月坐更阑:怀着别人(陆明府)对着月光坐到深夜。
  3. 木雁题门指又弹:用木制大雁在门前弹奏。
  4. 月闰玉盘今再转:月亮圆了(有闰月),好像玉盘似的月亮再次转动。
  5. 秋中桂影却重攀:秋天的树影(桂影),又重新攀登上去。
  6. 去年此夕秋将尽,此夕明年秋亦残:去年这个时候秋天快要结束了,今年这个时候秋天也快完了。
  7. 安得年年逢此闰,长分末照奉清欢:怎能每年都能遇到这个闰月,长久地享受月光和清欢(美好的时光)。
    【译文】
    我怀着人对着月坐着直到更深的时候,用木制的大雁在门前弹奏。
    月亮圆了(有闰月),好像玉盘似的月亮再次转动,秋天的树影,又重新攀登上去。
    去年这个时候秋天快要结束了,今年这个时候秋天也快完了。
    怎能每年都能遇到这个闰月,长久地享受月光和清欢(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中秋节前夜,作者时年六十六岁,居住在浙江上饶铅山县。他怀念友人陆明府,写下《甲戌闰中秋又寄怀陆明府》这首五言绝句。
    “怀人对月坐更阑”,写诗人在中秋之夜,独坐院中,思念友人,久久不能入睡。“对月”即指明月,明月常被比作思友之人。“更阑”即更深夜半,点出时间是深秋之夜。
    “木雁题门指又弹”,写诗人在院中看见有人用木制的雁形乐器弹奏,这情景与自己独对明月,思念朋友的心情十分契合。“题门”就是放在门口,“指又弹”说明那人还在门口弹着曲子。“指又弹”三字,写出了诗人听到曲子后的惊喜心情。“木雁题门指又弹”一句,既是眼前所见,又是心中所想,是诗中关键所在;也是全诗感情发展的枢纽。
    下面两句:“月闰玉盘今再转,秋中桂影却重攀。”诗人以明月和玉盘作比喻,把月亮圆了(有闰月),好像玉盘似的月亮再次转动,秋中的树影,又重新攀登上去。这是诗人看到院中有人弹筝之后,由景及情而想到的。
    “去年此夕秋将尽,此夕明年秋亦残。”这是诗人想象去年这个时候秋天快要结束了,今年这个时候秋天也快完了。这是诗人看到院中有人弹筝后,从物到情,由实入虚而想到的。
    “安得年年逢此闰,长分末照奉清欢。”最后两句:“怎能每年都能遇到这个闰月,长久地享受月光和清欢?”诗人希望每年都有这个闰月,可以长久地享受月光和清欢。诗人的心愿是希望每年都有这个闰月,这样他和友人就可以长久地享受月光和清欢。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立意新颖,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