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礧砢水铿鍧,曾与烟霞共结盟。
一段秋光浑沁骨,沧浪何必濯尘缨。
【注释】
题谢樗仙泉石余清图:题写谢脁的《山中都邑杂诗》中的“石余清”诗句。
云根礧砢(jié kē):形容山根盘曲错综的样子,像云那样层层叠叠。
水铿(kēng)鍧(hōng):水声响亮。
曾与烟霞共结盟:曾经和烟霞结成知己。
沧浪:沧海,指大海。
濯(zhuó)尘缨:洗去尘土,比喻摆脱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同时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云根礧砢水铿(kēng)”,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里的“礧砢”,是形容山根盘曲错综的样子,如同云一样层层叠叠;而“铿”(kēng)则形容水声响亮,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氛围。
第二句“曾与烟霞共结盟”,则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拓展。诗人将自己比作仙人,与自然景物结成了深厚的情谊。这里的“结盟”,意味着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第三句“一段秋光浑沁骨”,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秋光”指的是秋天的阳光,它洒满大地,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而“浑沁骨”则形容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仿佛阳光能够渗透到骨髓深处,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这句诗通过对秋天阳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一句“沧浪何必濯尘缨”,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里的“沧浪”,指的是大海,象征着广阔的天地;而“濯尘缨”则表示摆脱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诗人认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隐逸生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主张人们应该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去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安宁。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