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绝巘倚天开,万斛秋光照碧苔。
有客茅亭闲抱膝,隔溪童子借琴回。
诗句注释及赏析:
“岧峣绝巘倚天开”: 岧峣(tiáo yáo)指的是高峻陡峭,形容山峰之高。绝巘(yǎn)也是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描绘了一幅山峰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画面。倚天开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的景象,给人一种雄浑而开阔的感觉。
“万斛秋光照碧苔”: 万斛(dú)在这里指巨大的容量,用来形容秋天的阳光灿烂如海,普照大地。秋光照耀则是指秋天的阳光温暖且明亮,照耀着大地万物。这里的“碧苔”可能指的是青苔覆盖的石头或地面上的绿植。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清新、宁静的自然美。
“有客茅亭闲抱膝”: 有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表示诗人在欣赏山水之余,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即茅草搭建的亭子。闲抱膝则形容诗人在亭子里悠闲地坐着,抱着膝盖沉思或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隔溪童子借琴回”: 隔溪指诗人所在位置与对岸的山间小溪相隔。童子借琴回描述了一位童子从山间小路走来,手里拿着琴,似乎是来借琴弹奏。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一次文化交流,通过音乐和诗歌的传递,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和情感交流。
译文:
巍峨的山峰如同天边伸出的高峰一般,秋天的阳光洒满大地,照亮了绿色的苔藓。在这寂静的自然中,我找到了一处茅草搭建的亭子,在那里悠闲地坐着,抱着膝盖思考或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山涧的小路上,一个童子拿着琴走向我,或许是来借用一下我的琴弹奏一曲。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首句“岧峣绝巘倚天开,万斛秋光照碧苔”便勾勒出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高耸入云、秋日阳光照射下的山林之中。接着,第二句“有客茅亭闲抱膝,隔溪童子借琴回”,诗人巧妙地引入了人物角色,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的愉悦感受。最后一句“隔溪童子借琴回”不仅增加了诗意,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