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木末揽晴霞,影带归鸦日欲斜。
万斛春情向何处,扶筇先到耦耕家。
高台木末揽晴霞,影带归鸦日欲斜。
万斛春情向何处,扶筇先到耦耕家。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张萱的《园居六十章·其六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 “高台木末揽晴霞”: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捕捉那绚丽的晴空景象。这里的“高台”象征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追求,而“木末”则暗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同时,“揽晴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欣赏。
- “影带归鸦日欲斜”:诗人的视线随着夕阳西下的景象移动,看到了归巢的乌鸦。这里的“影带”形象地描绘了乌鸦飞行时的影子,而“日欲斜”则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整句诗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 “万斛春情向何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或寄托,但最终发现无处可寻。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无奈。
- “扶筇先到耦耕家”: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农夫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这里的“耦耕”指的是农民耕作的场景,而“扶筇”则是一种步行的方式。诗人选择先去拜访那些勤劳朴实的农夫,可能是因为他羡慕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张萱的《园居六十章》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园居六十章·其六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