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转劻勷日,其如寇盗多。
烟朝扶耒耜,雪夜枕干戈。
食以鸠工耗,时因土木磨。
牛园虽早竣,狗巷莫蹉跎。
【注释】
感时三首:杜甫的一组诗。此诗为其中之一。运,指国家政治。劻勷(kùn ráng),形容行动不敏捷,也形容办事不得力。寇盗,指战争、动乱。扶,用。耒耜,古代的一种农具。干戈,兵器。鸠工,招集工匠。磨,磨损,这里指劳民伤财。牛园、狗巷,都是作者的住所。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末写的一组五言古诗。当时诗人困守成都草堂,心情苦闷,于是写下了这组诗歌。
第一首,写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运转”二句写战乱时期,日日忙碌奔波,而寇盗却越来越多。“烟朝”二句写战乱时期,白天忙于耕作,晚上枕着兵器睡去。最后两句写战乱时期,百姓们疲于奔命,国家耗费巨大。全诗抒发的是对时局艰难和人民疾苦的同情。
第二首,写战乱中百姓的痛苦生活。“食以”二句写战乱中,人们忙于修整工具,而战时又不得不消耗资财。最后两句讽刺朝廷把百姓的血汗钱都用于土木建筑,使百姓疲于奔波,无法安居乐业。全诗流露出杜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以及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写诗人的感慨。“牛园”二句写诗人在成都草堂已经竣工,但狗儿巷却无人居住。诗人感慨自己年已老迈,但仍未得志,因此告诫子孙要抓紧时机建功立业,不要蹉跎光阴。全诗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奋发向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