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移居粤秀台,酒倾玉露共徘徊。
黄花已泛三秋菊,白雪重期腊月梅。
节序多裁词客赋,劝酬时酌妙龄杯。
参军帽落犹常事,谁伴东山折屐回。

【注释】

重阳日:指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林玉之,名不详。潘子美,即潘可久,字子美。谢宗吉,即谢逸,字宗吉。同登:一同登高。粤秀山: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山,因山上有古迹越王勾践所铸“粤王剑”而得名。谢携林归:指谢逸和潘可久共登山后,一同离开。

【赏析】

这首七律,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首联“九日移居粤秀台,酒倾玉露共徘徊。黄花已泛三秋菊,白雪重期腊月梅”,点明时间、地点,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为全篇定下了基调。颔联“节序多裁词客赋,劝酬时酌妙龄杯。”指出了节日里文人墨客挥毫作赋、饮酒赋诗的情况,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颈联“参军帽落犹常事,谁伴东山折屐回?”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尾联“谁伴东山折屐回”意谓:如今我与潘子美等英雄人物,都已年老体衰,再也不能像谢安一样东山退隐、重整朝纲了。这是诗人对现实失望的一种情绪表达。

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