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清明后,珠江客未还。
又看三月尽,曾得几时闲。
皂帽难逃世,青衫易负山。
劳劳随逆旅,争席卖鱼阑。
【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或6日前后。珠江:指广州的珠江,广州古称“羊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广州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不觉清明后,珠江客未还”,写诗人不知什么时候已来到广州,而广州的朋友却还没有回来。第三句“又看三月尽,曾得几时闲”,写诗人在等待朋友的同时,也看到春天过去,又到了夏天,没有多少空闲时间。第四句“皂帽难逃世,青衫易负山”,用典表达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只好以青衫(即青色衣服,借指平民百姓)来逃避现实,而背井离乡去岭南做官的人,常常是带着“皂帽”的。第五句“劳劳随逆旅,争席卖鱼阑”,“逆旅”指旅馆,“争席”指争抢座位。这里写诗人在广州的客栈里,为了争夺住宿的座位,忙个不停。最后两句“皂帽难逃世,青衫易负山”,“皂帽”指古代官吏戴的黑色帽子;“青衫”指读书人的衣着,这里泛指一般平民百姓。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我戴着黑色的官帽,身穿着青色的长衫,但我仍然摆脱不了为生活奔波的烦恼,只能像那些背着担子、肩挑重担的老百姓一样,跟着他们一起赶路,争着找地方休息。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