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吴王歌舞时,遗台废苑不胜悲。
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
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
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的每句诗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曾见吴王歌舞时”中的“吴王”是泛指吴国君主,这里指吴王阖闾,他为巩固政权而重用伍子胥和文种。“歌舞”指的是在吴国的宫苑中歌舞取乐。“遗台废苑不胜悲”意思是说吴王的歌舞之地已成了废墟(或废苑),让人不禁为之悲泣。这两句的意思是:曾经见到过吴王(在)宫苑中歌舞取乐的情景,如今那遗迹(的宫殿)早已破败不堪令人不胜悲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吴王荒淫无度的痛心疾首,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吴国灭亡的惋惜之情。这一句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中的“春风”指的是春风,“啑”是吹动的意思。“菰蒲”“柳枝”分别指的是水草和柳树。“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意思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动着水草,月光下乌鸦在柳树上哀鸣。“春风”与“夜月”形成了对比,“雁啑”与“乌啼”相互映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夜景致图。这一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中的“范蠡”指的是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家思想家,越国大夫,被越王勾践尊称为相国。“穿”是指挖掘的意思。“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中的“馆娃宫”指的是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一处宫殿,位于今天的苏州市。“繁花”指的是盛开的大花朵。“白纻词”指的是《白苎行》曲。“游女”是指那些在馆娃宫中游玩的美女们。“长歌”指唱歌。这两句意思是说有客人驾着船去寻觅范蠡,却没有人敢挖开坟墓去靠近要离(因为要离是刺客)。“有客”“无人”与“范蠡”“要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吴国的覆灭。这一句运用了以少胜多的反衬手法。

【答案】

曾见吴王歌舞时;遗台废苑不胜悲。(“曾见吴王”指吴王阖闾,为巩固政权,重用伍子胥和文种。“遗台废苑”指吴王的宫苑,如今已成废墟。)

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春风”与“夜月”互为映衬,形成对比;“雁啑”与“乌啼”相互映衬,构成优美的音韵。)

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有客”“无人”与“范蠡”“要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吴国的覆灭。)

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这两句诗写到了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一处宫殿——馆娃宫。它位于今天的苏州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