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深北岭暗寒烟,白骨无人瘗九泉。
留得虚名诗满箧,可怜乱后落谁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亡儿的怀念之情。

全诗如下:

舟中睹物忆亡儿烜
草深北岭暗寒烟,白骨无人瘗九泉。
留得虚名诗满箧,可怜乱后落谁边。

注释:

  • 舟中睹物:在船上看到一些事物引发的回忆。
  • 烜:这是李涉的孙子的名字。
  • 草深:草丛浓密。
  • 北岭:指的是北方的山岭。
  • 暗寒烟:天色昏暗,寒意逼人。
  • 白骨:指战死者的遗骨。
  • 无人瘗:没有人来埋葬。
  • 九泉:指地下的阴间。
  • 虚名:虚假的名声。
  • 诗满箧:书箱里装满了诗。
  • 可怜:可惜。
  • 乱后:指战乱之后。
  • 落谁边:是谁的领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船上看到一些物品而勾起对逝去儿子的回忆的情景。首句“舟中睹物忆亡儿烜”,通过舟中所见之物触发了对亡儿的记忆。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北岭和寒烟的描述,进一步营造了一种荒凉和哀伤的氛围。

“草深”与“北岭”相呼应,展现了一幅草木丛生、地势险峻的画面,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白骨无人瘗九泉”则揭示了战死的无辜者的悲惨命运,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

第三句“留得虚名诗满箧”,诗人虽然留下了虚名,但心中充满了遗憾,因为无法亲自去实现自己的诗歌抱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失落感。

最后一句“可怜乱后落谁边”,表达了诗人对战后混乱局面的无奈和悲哀。这里的“乱后”指的是战乱之后的社会状况,而“落谁边”则意味着这些损失将由谁来承担或解决。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它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