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鉴湖上,湖水直到门。
爱彼湖水清,作此湖上轩。
水清可以鉴,皎若玻璃盆。
轻风蘋末来,万波生微痕。
散乱眉与须,感兹默忘言。
端坐鉴此心,澄之在其源。
微风既不动,止水何由浑。
湛然鲵桓渊,照见天地根。
群物芸芸动,中有不动存。
寄谢轩中人,细与静者论。

鉴清轩

幽居鉴湖上,湖水直到门。

爱彼湖水清,作此湖上轩。

水清可以鉴,皎若玻璃盆。

轻风蘋末来,万波生微痕。

散乱眉与须,感兹默忘言。

端坐鉴此心,澄之在其源。

微风既不动,止水何由浑。

湛然鲵桓渊,照见天地根。

群物芸芸动,中有不动存。

寄谢轩中人,细与静者论。

注释:

  1. 幽居鉴湖上,湖水直到门。 - 形容自己居住在清澈的湖边,湖水一直通向门外。
  2. 爱彼湖水清,作此湖上轩。 - 赞美湖水的清澈,于是在湖上的小亭子。
  3. 水清可以鉴,皎若玻璃盆。 - 水的清澈可以用来鉴证(比喻),就像玻璃那样明亮透明。
  4. 轻风蘋末来,万波生微痕。 -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
  5. 散乱眉与须,感兹默忘言。 - 看着湖面发呆,忘记了言语。
  6. 端坐鉴此心,澄之在其源。 - 端正地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清澈如同其源头。
  7. 微风既不动,止水何由浑。 - 如果微风不动,那么静止的水如何变得浑浊?
  8. 湛然鲵桓渊,照见天地根。 - 湖面宁静如深渊,映照着天地的根源。
  9. 群物芸芸动,中有不动存。 - 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但其中有一种东西是永恒的存在。
  10. 寄谢轩中人,细与静者论。 - 感谢这个小亭子里的人,和他们一起讨论那些静谧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以“鉴清轩”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诗人居住在鉴湖之上,湖水清澈透明,映照着天空的光辉,如同玻璃一般明亮。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了一个小亭子,坐在亭子中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希望能够像湖水一样清澈明亮。

诗中多次提到“水”这个元素,从“湖水”到“止水”,再到“潭澈”。这些“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水源,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诗人通过“水”的变化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和精神状态,希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观察湖水的清澈,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心灵净土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比、象征等方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对湖泊、水波、微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