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欢常卜夜,不厌酒淋漓。
湿尔凤毛好,濡吾燕颔奇。
放歌惊宿鸟,深坐待朝曦。
却洗何人事,高阳郦食其。

醉宿幼元寓二首

为欢常卜夜,不厌酒淋漓。

湿尔凤毛好,濡吾燕颔奇。

放歌惊宿鸟,深坐待朝曦。

却洗何人事,高阳郦食其。

注释:

为欢:为了娱乐。常卜夜:经常在夜晚安排。

不厌:不感到厌烦。酒淋漓:酒洒得到处都是。

湿尔:湿润的羽毛。凤毛:凤凰的羽毛。

濡吾:沾湿我的(胡须)。燕颔:燕子的下巴。(颔,下巴)

放歌:放开歌喉歌唱。惊宿鸟:把正在休息的鸟儿吓飞。

深坐:长时间坐在那里。待朝曦:等天明。

却洗:洗去身上的污秽。何人:是谁。事:事情。

高阳:指郦食其,字长卿,陈留高阳人。郦生,汉初的谋臣、辩士,与张耳一起为刘邦出谋划策,被封为广平君,后封为曲逆侯,卒谥忠武。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流窜至沛县时,诗人借咏怀友人,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前四句是说,为了享乐,我常常选择在夜晚,不讨厌酒喝到淋漓尽兴。酒淋湿了羽毛,滋润了我的胡须,我高兴得像燕子一样唱歌,又久久地坐着等待天明,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这几句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写出了作者饮酒作乐的情景;而“湿”和“濡”这两个动词,更是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羽毛湿润和胡须沾湿的景象,使诗歌的形象更加丰满。后四句则是说,我放声歌唱,把正休息着的鸟儿都惊动了,久久地坐在那里等着天亮,洗去身上的污垢。这几句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最后两句“却洗何人事,高阳郦食其”中的“却洗”二字,既指清洗身上的污垢,也含有洗刷冤屈的意思。“高阳”指的是郦食其,字长卿,陈留(今河南淮阳)人。汉初的谋臣、辩士,与张耳一起为刘邦出谋划策,被封为广平君,后封为曲逆侯,卒谥忠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洗掉身上的污垢,是为了洗去心中的冤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