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觞传省内,笑语隔人间。
疏树含风进,高云带鸟还。
畏途唯赤日,隐吏有青山。
何必弦歌听,方开莞尔颜。
【注释】壶觞:酒器。传:传递,传达。笑语:嬉笑的声音,指宴会。疏树:稀疏的树木。含风进:含着风吹来。带鸟还:带着鸟儿飞去。畏途:畏途之难,比喻困难险阻。隐吏:隐居的官吏。莞尔颜:微笑的脸。
【赏析】
其一
首句写宴饮的场所,壶和觞都是盛酒器,内是宫内,外是宫外。“壶”“觞”二字,点出宴饮的地点,“传”字写出了传杯换盏的热闹场面。次句写宴饮的内容,“笑语”二句,写宴饮的气氛,欢乐的笑声,不绝如缕,使人陶醉。三、四句写宴后的感觉。风从树梢吹过,鸟儿高高地飞回山中。这里用一“含”字,一“进”字,一“带”字,写出了树的动态美。五、六句写宴后的感想。人生路上有险阻,而隐居的官吏有青山作伴,生活很快乐。“何必弦歌听”,弦歌声起时,人们就该放下酒杯,停止谈话了。最后一句“方开莞尔颜”,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听到的是弦歌之声。
其二
首句写宴会开始的时间,夜深人静时。次句写宴会的主角。诗人与友人在衙斋里饮酒对弈,十分开心。三、四句写宴会的结束时间。宴席散去后,诗人独自坐在衙斋里回味刚才的宴会,不觉已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尾联写宴会的感受,诗人感到十分满足,因为能和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实在难得。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饮的场景,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没有直接赞美友人,而是通过描绘宴饮的情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