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席依山水,行歌怀古今。
非应衰凤德,犹自有蓬心。
霜树辞春绿,云峰变夕阴。
征帆且缓发,不忍断瑶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是要求“赏析”,因此不能答出“意思”,而要答出“特点”。本题中“赏析”要求从诗句内容、手法和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饯行宴会依山傍水,送别之时吟唱怀古。不是因我德行已衰,还有那不羁的本性。霜树告别春意盎然,云峰变换黄昏阴霾。征船暂且慢发,不忍打断琴弦。注释:“祖席”指饯别宴席,“山水”代指江汉。“行歌”“怀古今”表明诗人以歌声抒发离别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非应”“犹自有”两句说自己的品德并不因为年岁增长而衰退,仍然有不羁的本性。“辞”字写出了树木依依不舍的神情。“云峰变夕阴”写晚景的变幻。“征帆”句意为征船暂且缓行。“瑶琴”即瑶琴曲,为一种古琴名曲。“不忍”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难舍的惜别深情,也流露出他内心难以平静的情感。
赏析:
首联“祖席依山水,行歌怀古今。”是全诗的起兴之语。祖席,古代的一种宴饮习俗,宾主在主人家设宴招待时,主人才到,宾人已散去。这里用祖席来表示饯别的场合,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渲染了气氛。山水,指江汉朝宗的洞庭、巫峡一带;祖席,指长江三峡一带。祖席依山水,说明诗人送别友人时,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行歌”,是指送别时边走边唱,“怀古今”是指心中想着过去的事,想到古今英雄豪杰。诗人以山水作为背景,将朋友比作历史名人,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爱和思念之情。
颔联“非应衰凤德,犹自有蓬心。”这两句是诗人自谦之词。“非应”即不是因为什么缘故;意思是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德行衰减才这样做的;“犹自有”意思是说还保留着一颗不受世俗污染的心;“蓬心”出自《庄子》:“南荣辱之年七十,未尝解于心。”意思是说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还是像蓬草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这句是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但还有一颗不被世俗污染的心。
颈联“霜树辞春绿,云峰变夕阴。”这两句是写景。“霜树”指树木上结满了霜,表现出冬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春绿”指春天的绿色,这里用来反衬出冬天的寒冷景象;“云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夕阴”指黄昏时的阴天景象;这两句描写的是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同时,也暗喻了人生易老天难老。
尾联“征帆且缓发,不忍断瑶琴。”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句子。“征帆”指远行的船;“缓发”即慢慢地出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征船暂且不要动,不忍心打断琴声。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和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