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沐无光粉黛残,况闻车骑过邯郸。
关门百二重重恨,雁足冰霜字字寒。
陇水角声风外听,天山弓影月中看。
深闺不识金微塞,玉笛空吹行路难。

注释:

膏沐:用油脂和蜡抹在头发上,使之光滑。粉黛:指女子的妆饰。

况闻:何况听说。

关门:指边关。百二:指地势险要,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这里比喻边关的险阻。

陇水:指陇山之水,今甘肃一带。角声:古代乐器的一种,形状似号角。风外听:在风中倾听。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横亘于中亚西部。弓影:指弓箭的倒影。看:观赏、观看。

金微塞:古郡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玉笛:笛子的美称。行路难:指边塞之行充满艰辛。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借咏边塞诗抒发个人感慨的作品。诗人以“闺怨”自比,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忧虑。

首句写自己因被贬官而无心梳妆打扮,粉黛已残;又听说皇帝的车驾将要经过自己的家乡邯郸,因而倍感忧愁。“况闻”二字,表明了诗人的心情由己及人,感情加深一层。“无光”二字,既写出了自己的心境,也写出了自己处境的艰难。

次句写诗人听说皇上的车驾将要过境,更加感到忧愁和无奈。“重重恨”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对此事的关切,又表明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忧思。

第三句进一步写自己的愁情。“雁足”两句,既点明了地点,又表明了诗人此时所处的环境。“冰霜”二字,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环境来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

第四句写自己在深闺女子的生活中感到孤独寂寞。“陇水”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受,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最后一句写自己虽然身处闺阁之中,却无法欣赏到壮阔的景色,反而只能空自吹奏玉笛,感叹边塞之行充满艰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奈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忧虑。同时,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艺术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