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丝竹动春城,卜夜金卮喜再倾。
客子短衣俱楚制,女郎高髻半秦声。
席移明月抛残烛,屏挟轻云护落英。
不是故欢留达旦,忍教巫峡梦难成。
夜饮
高楼丝竹动春城,卜夜金卮喜再倾。客子短衣俱楚制,女郎高髻半秦声。
席移明月抛残烛,屏挟轻云护落英。不是故欢留达旦,忍教巫峡梦难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诗的开头“高楼丝竹动春城”,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氛围。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状态,他身处高楼之中,却无法享受到家乡的宁静与和谐。
“卜夜金卮喜再倾”表达了作者饮酒时的愉悦心情。这里的“卜夜”一词源自古代的一种饮酒方式,即在晚上进行饮酒活动。而“金卮”则象征着珍贵的酒杯,代表着作者对酒的珍视和喜爱。因此,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饮酒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客子短衣俱楚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身着楚式短衣的客人,正在享受着美酒的陪伴。这里的“楚制”指的是楚地的服饰风格,而“短衣”则象征着简朴和随性。这种服饰风格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文化的怀念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
“女郎高髻半秦声”中的“女郎”指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头发被梳理成了高高的髻式,头上插着发簪,显得格外美丽。而“秦声”则指秦地的音乐风格,这里的音乐象征着美好和和谐。因此,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和优雅,也传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席移明月抛残烛”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月亮从云层中露出,月光洒在宴席上。而蜡烛则被移开了,只剩下月光照亮了整个场景。这里的月光象征着明亮和希望,而蜡烛则象征着过去和回忆。因此,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夜晚的美丽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屏挟轻云护落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屏风上绣有轻盈的云彩图案,它们仿佛成为了守护者一样,保护着宴会上的鲜花不被风吹散。这里的云彩象征着温柔和关怀,而鲜花则代表了美丽和生机。因此,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宴会上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
《夜饮》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状态,通过饮酒、赏月、听歌等场景展现了他的孤独与苦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又细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